即使在以色列最强大的盟友中,公众舆论也在恶化。以色列人应该担心。
9月14日,在向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展示了耶路撒冷最神圣的西墙遗址上有着2000年历史的巨大石块后,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宣称两国之间的联盟“像我们刚刚触摸的石头一样坚固耐用”。不幸的是,他说错了。
随着以色列因其在加沙的战争而日益孤立,它越来越依赖美国。在目前的联合国大会期间,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法国在内的老朋友们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尽管以色列在西岸扩大定居点的行为使真正的建国变得更加渺茫。美国是以色列与贱民地位之间唯一的屏障,这种地位将对其外交、法律和军事安全产生可怕的影响。
尽管内塔尼亚胡先生自信地保证与美国的关系非常牢固,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位总理激怒了特朗普政府,并无视联盟根基深处的裂痕。长期以来,民主党选民一直在疏远美国最受优待的盟友。共和党选民也越来越失去信心。突然失去美国民众的支持对以色列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这是一个在危险且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仅有1000万人口的小国。
美国的民意调查令人震惊。支持以色列而不是巴勒斯坦的美国人比例已达到25年来的最低点。2022年,42%的美国成年人对以色列持不利看法;现在这一比例为53%。最近的YouGov/经济学人民意调查发现,43%的美国人认为以色列正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过去三年,50岁以上民主党人对以色列的不利看法上升了23个百分点。在50岁以下的共和党人中,支持率平均分配,而2022年为63%支持以色列。2018年至2021年期间,30岁以下的福音派基督徒支持以色列而不是巴勒斯坦的比例从69%骤降至34%。民意调查员认为这种转变一直持续。
要理解这为什么重要,让我们回到美国与以色列的联系是价值观和利益强大结合的那些年。两国都是由寻求逃离迫害的先驱建立的民主国家。两者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特殊的:一个是在山上的闪耀之城,另一个是照亮万邦的光。与此同时,他们的利益也重叠。在冷战期间,以色列是抵御苏联在阿拉伯世界扩张的堡垒。苏联解体后,他们仍然结盟对抗伊朗。在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事件之后,他们因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憎恨而团结在一起。
哪里出了问题? 对民主党人来说,决裂是由于价值观——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民主党人倾向于将他们对美国奴隶制和新殖民主义历史的失望,投射到受压迫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定居者身上,即使这种比较是牵强的。 以色列政治向右转加剧了这种情况。 此外,内塔尼亚胡先生将以色列牢牢地置于共和党阵营,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共和党人会攻击任何因定居点或和平谈判而向他施压的民主党政府。
共和党选民的支持率下降,与其说是信仰冲突,不如说是利益分歧。 对使用纳税人的钱来支持乌克兰的愤怒蔓延到了自1948年独立以来美国给以色列的约3000亿美元。 以色列对卡塔尔和叙利亚的袭击破坏了特朗普先生创建地区和平的尝试。 在一位知道钱在哪里的总统的领导下,捐助阶层中的一些人正在倾向于海湾君主国。
加沙战争使这一切变得更糟。 当美国人看到饥饿儿童的照片时,他们理所当然地感到不寒而栗。 一些共和党评论员,如塔克·卡尔森,不满于以色列可能通过攻击伊朗将美国拖入另一场中东战争的想法。 每当以色列受到批评时,它的捍卫者就会抛出反犹太主义的指控——但并非总是公平的。 由于过度使用,一个令人发指的指控正在失去其威力。 这对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说都是坏事。
乐观主义者会称这是危言耸听。 以色列和美国政府过去曾发生过争执。 他们的士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亲密,6月份首次联合作战,对抗伊朗。 当加沙战争结束,一位新的以色列总理上任时,以色列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兴趣将再次显现。 他们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优势地位意味着美国不能忽视它。
那是自满的。 公众舆论的长期转变比政府之间的争吵更危险。 虽然它们积聚动力缓慢,但很难逆转。 当选民改变主意时,政治禁忌可能会突然崩溃。 即使在今天,一些以色列分析人士担心乔·拜登将是最后一位本能地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美国总统。
军事支持以一项为期十年的协议为基础。 目前的协议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亿美元,将于2028年到期,应该正在重新谈判。 但以色列担心特朗普先生会拒绝交出资金,并希望将该协议重新包装成“伙伴关系”。 现金的重要性不如分享技术和保证获得先进武器——尤其是在战争中。
一个新的愿景
认为内塔尼亚胡先生的继任者可以纠正错误是错误的。 以色列也是一个民主国家; 这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其中许多选民拥抱民族主义宗教右翼。 即使战斗停止,加沙也将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伤痛。 强大的派系决心扩大定居点并吞并加沙和西岸的部分地区。
本周,内塔尼亚胡先生谈到以色列是一个“超级斯巴达”,准备独自站立。 当以色列继续在加沙作战并随意攻击阿拉伯首都时,它押注于对中东的军事统治将使其更加安全。 这种肌肉发达、自给自足的愿景是一个悲剧性的误解。 它最终可能会赶走其不可替代的保护者。 对于以色列来说,没有比这更危险的战略失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