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再仅仅被认为是“乐高”组装商,而正在建立其作为高科技制造商的声誉。
小米最新电动汽车YU7 SUV在发布会上仅三分钟就收到了20万份预订单 © Andres Martinez Casares/EPA
由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建造的电动汽车工厂已成为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参观该公司工厂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高峰时段甚至需要抽签决定入场资格。
小米的忠实粉丝,被称为“米粉”,每天涌入其智能汽车工厂,观看生产线每76秒生产一辆汽车。导游们自豪地将小米的制造流程与特斯拉的制造流程进行比较,因为这家中国公司正寻求效仿其美国竞争对手的自动化生产线,并在内部制造关键的电动汽车零部件。
尽管只推出了两款车型,但据中信证券估计,明年下线的小米汽车预计将超过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其新款SUV在6月份发布后几分钟内就吸引了数十万份预订单,而其最初的运动型轿车上半年在中国高端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的Model Y。围绕小米汽车的兴奋情绪帮助推动小米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近200%。
小米在北京的汽车工厂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 VCG/Getty Images
小米曾经是一家依靠供应商零部件组装的公司,并以此取得了成功。如今,它正致力于将自己重塑为制造强国。
小米在15年前成立时,目标还很谦逊。它的名字在中文里是“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该公司于2010年成立,秉承“小米加步枪”的精神,这是毛泽东对内战时期共产党有限军事资源的描述。
但在最初的三年里,它超越了现有企业,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供应商,并扩大了产品线,包括从电饭煲到扫地机器人的各种产品。
尽管早期取得了成功,但批评人士一直关注其缺乏核心技术以及过度依赖供应商的问题。
研究服务机构Radio Free Mobile的创始人Richard Windsor表示:“它在生态系统中拥有如此多的产品,原因是这些产品在历史上并非真正的小米产品。它拥有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智能手机分析师Ivan Lam表示:“我们过去常说小米从外部采购所有东西,然后将它们组装成一个砖头,一个设备……很像玩乐高。事实上,小米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投资研发。”
雷军多次承认这些批评,并决心通过建立制造设施来打造高端产品,从而摆脱该公司“组装车间”的形象。
小米折叠屏手机 MIX Flip 2 © CFOTO/Future Publishing/ Getty Images
小米自建工厂的第一步始于2020年,在北京郊区开设了一家投资6亿元人民币(8350万美元)的工厂,用于小批量生产该品牌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由于雷军希望将他的公司与苹果“对标”,小米在2024年初将其最昂贵的手机型号的生产转移到自己的工厂。Canalys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高端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1%,远超其整体手机出货量3%的增长率。
小米对《金融时报》表示:“科技品牌因使用先进技术而享有溢价,而先进工厂是其有形体现之一。”
该公司一直在汽车领域应用同样的战略。在智能手机领域效仿苹果之后,小米从宣布造车意向到去年3月推出其首款车型——Speed Ultra 7运动轿车,仅用了三年时间,该车是在其新工厂生产的。相比之下,苹果一个月前放弃了其耗时十年的Apple Car项目。
除了自动驾驶功能和连接手机及家用电器的操作系统外,该公司还大力宣传其在自主研发汽车零部件和制造设备方面的投资,范围从独特的铝合金和超高强度钢材到车身铸造模具。
消费者正在接受这一愿景。SU7成为中国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后,最近发布的YU7运动型多用途车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在发布会上仅三分钟就收到了20万份预订单,雷军称之为“奇迹”。
“叫我雷厂长,”这位亿万富翁创始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写道,赞扬了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工厂的优点。
雷军目前对制造业的痴迷并没有止步于此。该公司正在建设其电动汽车工厂的二期工程,预计将使产能翻倍,以实现其年出货量35万辆的目标。武汉市也正在建设一家空调工厂。
从轻资产消费电子业务向制造业高飞者的转型,与北京呼吁国内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契合。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表示赞赏的评论文章,将中国工程师在20世纪50年代试图从进口钢铁中挑拣出汽车零部件的努力,与小米电动汽车工厂使用700多台机器人进行了对比。
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正在推行一项自主研发零部件的战略,涵盖从芯片到汽车车身材料等领域 © Anthony Kwan/Bloomberg
继苹果之后,小米的策略正扩展到与美国科技公司竞争的另一个关键领域,即自主研发芯片。今年早些时候,小米推出了Xring O1——一款基于领先的3纳米制程工艺的片上系统。该处理器为其最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动力,使该公司跻身包括苹果、三星和华为在内的一流玩家行列,这些公司都实现了高度的垂直整合。
Counterpoint的林表示:“自主设计的芯片可以帮助小米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它能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通信。”但他同时警告称,这可能会受到美国潜在制裁的影响。英国《金融时报》6月份报道称,台积电负责制造该芯片组。
小米表示,未来十年将至少投资500亿元人民币,以继续开发先进芯片,并在未来五年内再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包括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产品在内的“硬核”技术。
小米总裁卢伟冰上周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预测,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将成为科技公司的一大差异化优势。
“未来只有两种企业:一种是自主研发芯片的企业,一种是不研发芯片的企业。”
“它们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将出现代际差距。”
原文链接:https://www.ft.com/content/9324f761-9ef6-4267-903e-b42521260c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