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00亿美元的年度贸易额岌岌可危,局势再度紧张。

中国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摄影师:沈启来/彭博


在威胁要实施三位数关税,这将摧毁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后,美国和中国从悬崖边退了一步。他们于5月中旬同意将关税削减90天,在停战协议到期前几小时,又宣布暂停90天,直到11月10日。

但迄今为止,这种暂时的喘息并没有解决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以来,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关系恶化的诸多不满。事实上,就在停战协议即将结束的几周前,以及特朗普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在韩国会晤之前,紧张局势再次爆发,特朗普威胁要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100%。僵局的中心是美国扩大出口管制、中国收紧稀土出口限制以及美国努力振兴其奄奄一息的造船业。

目前来看,达成结束更广泛贸易战的全面协议似乎不太可能。两国正处于长期的战略竞争中,美国将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视为对其全球霸权的威胁。

最好的情况似乎是一种谨慎的妥协,能够解决最紧迫的需求,使双方都能声称胜利,并确定一种不会扼杀双边贸易的关税制度。两国之间近7000亿美元的商品流动已经在减少,如果紧张局势继续加剧,所有这些都可能面临危险。

以下是我们走到这一步的原因、仍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为何重要。

目前达成了哪些共识?

在一场针锋相对的升级中,特朗普于四月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提高至145%——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中国则通过将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新关税提高至125%来回应。在这些高得离谱的关税带来的经济痛苦真正开始显现之前,双方协商达成休战,以便他们能够解决分歧。

美国将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新征关税降低至30%。其中包括10%的“互惠关税”和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与非法芬太尼流入美国相关的20%关税。特朗普为所有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例如钢铁和汽车零部件)单独引入的部门关税仍然有效。

中国同意与美国的互惠税率相匹配,将其对美国商品的新关税降低至10%。它表示将暂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对美国实施的非关税壁垒。

美国官员原以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取消对稀土出口的限制——稀土是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导弹等技术的重要原材料,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政府继续限制出口许可证的发放,美国指责其扼杀供应。

随后在六月份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同意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管制物品”发放出口许可证。 作为回报,美国同意取消此前针对乙烷(用于制造塑料)、芯片软件和喷气发动机等产品出口而采取的反制措施。

现在美国对中国征收多少关税?

特朗普在六月份表示,对华进口商品的关税总额为 55%。 这是 10% 的互惠税、与芬太尼相关的 20% 的关税,以及特朗普第一任期及之前已有的 25% 的关税之和。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由于各种豁免和其他因素,今年平均实际征税额实际上会较低,约为 40%。 然而,这仍然高于中国于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任何时候,并且大大高于美国对大多数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征税水平。

据彭博经济研究计算,在特朗普今年一月重返执政之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平均关税为 11%。 这已经远高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之前的 2016 年的 3% 水平。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2025年6月9日在伦敦进行贸易谈判。摄影师:新华社/新华社

美国有可能再次降低对华关税吗?

鉴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关税最终有可能降低,特别是如果美国认为中国已经在努力阻止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流动。

但即使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华关税仍可能远高于目前的水平。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五月份在彭博电视台表示,关税降至10%以下“不太可能”。

还有哪些问题仍然存在?

贝森特一直倡导定期会晤,以便两国可以“进入更重要的讨论”。 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包括中国大量购买来自俄罗斯和伊朗的受美国制裁的石油。 特朗普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征收了额外的25%“二级关税”,以惩罚其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行为。 他暗示中国可能会受到类似的待遇,尽管他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淡化了这种可能性,称更高的关税可能会损害美国。

美国另一个争议点是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贝森特呼吁两国之间进行“大规模美丽的再平衡”,他设想中国更多地成为消费型经济体,而美国则加强其“精密制造业”。

美国还希望中国承诺达成一项“采购协议”,包括承诺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如果美国如愿以偿,这样的协议可能类似于两国在2020年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其中中国承诺在两年内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和服务。

特朗普呼吁中国将其美国大豆进口量增加三倍。亚洲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籽买家,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了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一半左右。但自第一次贸易战以来,中国一直在使其供应商多样化,以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今年,中国避免了美国大豆,截至9月底,尚未购买任何一批来自当前收获季的美国货物,而是更多地依赖巴西和其他更友好的国家。

美国和中国将如何在出口管制方面取得进展,以限制彼此在国防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仍有待观察。稀土及其加工技术的出口限制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谈判筹码之一,而美国则利用其对先进半导体供应的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解除了对英伟达公司H20芯片和超微半导体公司MI308芯片(均为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低端人工智能芯片)向中国销售的有效禁令。中国对此的回应是敦促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表明北京决心实现技术自给自足。

航运也日益成为两国之间的冲突点,特朗普试图重振美国造船业,并削减中国在全球贸易80%以上所依赖的船舶建造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对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的港口费用采取报复行动,也征收了自己的费用,并在10月中旬制裁了韩国航运巨头韩华海洋有限公司的美国部门。

除了贸易之外,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公司将利用其SharePoint软件漏洞入侵全球机构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美国谈判代表可能还会提出一些美国公民被禁止离开中国一段时间的案例,其中包括一名在美国商务部工作的人员。

中国社交媒体应用TikTok的问题也未得到解决。根据时任总统乔·拜登去年签署的一项国家安全法,该应用的母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的字节跳动有限公司,被命令要么出售TikTok美国业务,要么停止该服务。最初的截止日期是今年1月,但在特朗普重返执政后,多次延长了这一期限。9月份,双方更接近达成一项协议,将美国业务剥离给一个可能包括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的财团。

最终,特朗普希望与习近平举行会晤,这将标志着外交关系的缓和。这次面对面的会谈预计将在10月下旬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进行,但随着贸易战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脱轨。

美中贸易关系最终会走向何方?

贝森特表示,双方都不希望两国经济全面脱钩,但特朗普政府正在寻求在一些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领域进行“战略脱钩”,包括半导体、制药和钢铁。

虽然美国和中国最终可能会签署一份完整的贸易协议,但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而且不能保证会是一个持久的解决方案。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直到 2020 年才出现,此前双方进行了超过 18 个月的时断时续的谈判,在此期间,双方都征收了关税。

为什么特朗普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

他公开宣称的目标是结束美国的贸易逆差,并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国所有贸易伙伴中最大的。 官方记录显示,2024 年的逆差为 2955 亿美元,但实际差距更大,因为根据“最低限度”豁免条款免税进口的小包裹——特朗普现已结束该条款——并未被计入。

特朗普还抱怨说,中国没有遵守他在第一任期内签署的贸易协议条款。该协议旨在纠正进出口不平衡,部分是通过大幅增加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购买来实现的。虽然中国确实扩大了采购,但未能达到目标,而且由于疫情推动的美国进口激增,贸易逆差进一步加剧。

除了贸易经济之外,美国和中国越来越将彼此视为竞争威胁,并试图减少彼此对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的依赖。美国一直抱怨中国政府的政策,即以外国公司向中国转让专有技术为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美中贸易是如何变得如此庞大的?

2000年,在中国准备加入世贸组织之际,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意味着与其他贸易伙伴享有同等的关税待遇。这启动了两国经济之间贸易的快速增长。

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公司开始将大量生产转移到这个东亚国家。这掏空了一些美国国内产业,这一过程后来被称为“中国冲击”,但它也帮助降低了国内消费品的价格,因为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到2024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总额比2001年高出近九倍。虽然特朗普的第一场贸易战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但新冠疫情引发了复苏,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2022年创下纪录。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三大商品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锂离子电池。事实上,根据彭博新闻社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贸易数据的分析,运往美国的560亿美元智能手机中,超过70%来自中国。

液化石油气、石油、大豆、燃气轮机和制造半导体的机器是2024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价值最高的商品之一。

中国出口商将如何应对美国更高的关税?

在中国拥有生产业务的公司可以将生产转移到面临较低美国关税的国家。特朗普的第一场贸易战促成了这种转变,催生了“中国+1”战略,以实现工厂运营多元化并减少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敞口。

包括越南和泰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适用的互惠关税率低于中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然而,特朗普可能会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额外关税,以此作为在贸易以外问题上的筹码——例如,对许多巴西商品额外征收40%的关税,部分原因是前总统博索纳罗因涉嫌政变而面临审判。这一前景可能会抑制在中国境外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意愿。

特朗普还对通过另一个国家“转运”以逃避更高关税的商品征收了额外的40%关税。特朗普政府尚未明确其将用于定义转运货物的所谓原产地规则。对于依赖中国材料的产品,对允许的中国成分含量的严格标准可能会阻碍制造业的转移。

对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来说,另一种选择是尝试与供应商谈判,降低投入品价格,以抵消关税对美国消费者的影响。这可能会加剧工厂出厂价格的通货紧缩——即整个供应链的价格下跌,这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压低企业利润。

第三种选择是保持在中国的生产运转,并将销售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市场。虽然中国9月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了27%——这是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两位数的下降——但由于中国企业增加了对欧洲和亚洲客户的出口,其整体出口有所扩张。

然而,大规模且持续的转向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对,这些国家已经担心廉价的中国商品充斥市场,损害本国生产商的利益。如果各国采取行动保护本国产业,中国可能会受到反倾销关税的打击——即对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关税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与第一次贸易战期间相比,中国经济目前状况较弱,正面临持续的通货紧缩、低迷的消费支出和长期的房地产衰退。这意味着中国更依赖对其商品的外部需求,以弥补国内需求的疲软。

贸易额约占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虽然直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仅占总出货量的约15%,但如果将运往墨西哥、越南和其他最终运往美国的产品计算在内,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在今年5月达成关税休战协议后,彭博经济研究所估计,中期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可能下降约70%。

为避免特朗普的关税,制造商从中国外流将增加失业率,减少税收收入,并损害国内生产总值。对制造业基础的威胁可能会促使中国官员加快向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转型——经济学家们表示,这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模式,政府也已对此谈论多年。

关税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和消费者?

高盛集团的研究表明,到今年年底,美国消费者可能将承担 55% 的关税成本,而美国企业将承担 22%。

耐克公司和沃尔玛公司等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会将至少一部分关税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美国购物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寻找中国制造产品的廉价替代品需要时间。对于某些商品,例如烤面包机、各种化学品和 LED 灯,美国几乎完全依赖中国。

价格上涨将增加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与 2018 年和 2019 年的第一次贸易战不同,新的关税涵盖了来自中国的更广泛的商品,包括炊具和服装等消费品。

原文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us-china-trade-war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