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押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够摆脱通缩压力。

中国加入全球抛售长期政府债券的行列 © Mark R Cristino/EPA-EFE/Shutterstock


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已攀升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投资者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够摆脱通缩压力,因而转向股市。

周三,30年期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上涨0.08个百分点,至2.21%。

10年期收益率上涨0.03个百分点,至1.82%,为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份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导致中国风险资产外流)之前以来的最高水平。债券价格随收益率上升而下跌。

尽管周三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者价格下降,但收益率仍有所上升。一些分析师指出,数据中的细节表明,中国对抗通缩的行动开始取得进展。

自2022年10月以来每个月都在下降的工厂出厂价格下降幅度小于预期,核心消费者价格通胀和上游行业(如材料)的生产者价格通胀有所上升。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表示:“反内卷已经开始缓解通缩压力,”他们指的是北京为应对过度生产(导致过度价格竞争)而发起的行动。

花旗银行分析师表示:“我们预计,经过近期的波动后,CPI将在年底前出现稳步回升,上游行业的再通胀将持续推动PPI。”

中国正在加入全球长期政府债券的抛售行列,与此同时,黄金价格也在飙升,表明投资者担心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和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

GAM Holding集团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萨波塔表示:“这是长期全球通胀预期上升的迹象,三十年期利率正在全球上涨。”

策略师们对于中国债券收益率的变动是否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前景的改善存在分歧。

法国兴业银行亚洲宏观策略主管成奇勇表示,债券抛售的开始是由于对共同基金规则可能发生变化的传言的担忧,这些变化可能会增加固定收益投资者的成本。

“在这个时候,我找不到任何强烈的信号来证明中国收益率上升是合理的,”成奇勇说。“目前的情况更多地反映了风险情绪,而不是再通胀。”

自7月初以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上涨0.35个百分点,当时政府加大了对产能过剩的言论,产能过剩导致了整个经济领域的低价格。同期,中国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2.9%。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陈心泉表示:“投资者正在将资金从债券市场转移到股票市场。”

去年,由于房地产市场崩盘引发的通缩压力,中国债券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中国家庭的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产业政策侧重于增加商品生产。

政府试图通过推动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购买更多股票来提振股市和刺激投资。

尽管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出现上涨,但大多数全球机构投资者仍持观望态度,理由是盈利增长疲软,北京在多大程度上转向支持私营部门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与华盛顿的贸易紧张关系。

一些投资者表示,他们担心市场发出的长期全球通胀冲击的信号。

Saporta表示:“在某个时候,其他长期资产将受到影响……到那时,又一轮[量化宽松]将是必要的,货币将持续贬值。我们正处于又一个黄金主导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这才是真正的故事。”

原文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36286124-ef40-44b0-8d7e-37baafc1a835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