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关税冲击市场之际,北京持有的美国国债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中国与华盛顿之间的贸易战不断升级之际,由于对美国政府债券作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长期地位的担忧,中国在4月份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降至16年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北京的持有量降至7570亿美元,比3月份减少了82亿美元。据Wind汇编的数据显示,4月份的数据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也是自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继3月份跌至外国持有者中的第三位(落后于日本和英国)之后,中国继续稳步减少对美国政府债务的持有,这一趋势始于特朗普的第一任期。
4月2日,被称为“解放日”,特朗普对盟友和对手都发起了全面的“对等关税”。此举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动荡,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并引发了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急剧抛售。
美中之间的针锋相对的关税交换迅速升级,双方的关税都超过了100%,直到5月达成的临时休战协议取消了大部分关税。
人们担心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会蔓延到金融市场,有人猜测北京可能会抛售其大量持有的美国国债,而华盛顿可能会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
鉴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中国经济学家警告说,要警惕美国美元的武器化,因为他们担心华盛顿有朝一日可能会没收中国在海外的金融资产——类似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采取的行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周三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支持多极化的全球金融体系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他没有直接点名美国,但警告称,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可能引发货币战争。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美元的未来——目前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华盛顿的政策方向以及是否有可行的替代方案出现。
“我们已经目睹了这方面的重大转变,包括市场对美元信心的下降,”王信说。
然而,尽管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有所下降,且总体月度降幅明显,但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仍然具有韧性。4月份,包括短期票据和长期债券在内的总额为9.01万亿美元,尽管比3月份下降了360亿美元,但仍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私人投资者净出售美国债券和票据——总额达468亿美元——是4月份美国国债总体下降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外国官方持有的长期国债增加了15亿美元,其中日本和英国均增加了持有量。
英国仍然是唯一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主要经济体,而据报道,日本在特朗普暂停“对等关税”90天期限即将到来之际,进展甚微。
与此同时,据一些分析师称,比利时的持有量——据报道包括一些中国托管账户中的美国债务——增加了89亿美元,总额达到4110亿美元。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3313786/us-china-trade-showdown-where-do-talks-stand-after-day-1?module=perpetual_scroll_1_AI&pgtype=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