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的出现正值投资者寻求在本国市场之外的增长。
2024年10月,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口停放着小鹏电动汽车。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倍投入海外市场。©路透社
香港——在充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贸易壁垒不断上升的一年中,中国汽车制造商并没有从全球市场退缩,反而正在加大其扩张力度。
周二,小鹏汽车表示,其目标是将海外销量增加一倍以上,达到4万辆以上,并在今年将全球销售和服务店扩展到300多家。该公司还将在海外建立新的研发中心,以在2025年于国际上开发和测试其图灵AI驾驶系统,并在2026年及以后将先进的AI驾驶能力带到更多国家。
“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电气化和智能技术仍有巨大潜力,”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展望未来十年,到2034年,我希望小鹏汽车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另一半来自全球市场。”
该公司将印度尼西亚和亚太地区视为其下一个增长引擎。周一,小鹏汽车宣布了其在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海外制造合资企业,该公司最近开始在该国预售其两款车型,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据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称,该公司也将在其他国家建立类似的合资企业。
顾宏地表示,虽然小鹏汽车在北欧国家拥有自己的销售公司,但在没有这些能力的国家,它依赖于当地合作伙伴。
“全球业务是困难且不确定的,”他补充道。“你必须处理诸如欧盟和其他政府征收的关税等问题。从长远来看,我们仍然相信,只要你提供具有差异化的产品线,具有吸引力的设计和引人注目的价值,客户最终会想要它们。这就是为什么尽管面临各种挑战,我们仍在继续我们的全球扩张。”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周四也宣布计划加速其全球扩张。 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东地区排名第一的中国品牌,并在泛欧洲和东欧市场跻身前三名。它还计划在亚太地区建立第二个10万辆级的市场,并专注于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电动汽车和重新设计的燃油车型。
吉利汽车计划加速其全球扩张,并力争成为中东地区顶级的中国品牌。© AP
与比亚迪在2022年停止生产内燃机(ICE)不同,吉利表示不会放弃内燃机,而是继续加强它们。
吉利汽车CEO兼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燃机和汽油肯定会继续存在。我相信再过两三年,中国肯定会实现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平价,因为届时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补贴将完全消失,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估值方法可能会发生变化。”
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比其同行更早开始加速海外扩张。去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达417,204辆,同比增长72%。为了迎合当地市场并应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贸易壁垒,这家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从2023年开始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生产设施。除了在泰国的一家运营工厂外,还在匈牙利、巴西和土耳其建设更多的产能。
然而,比亚迪的海外扩张正面临来自北京和西方的阻碍。《金融时报》本周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对比亚迪在匈牙利的工厂进行外国补贴初步调查,而北京方面正在推迟批准其2023年宣布的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原因是担心电动汽车技术可能泄露给美国。
即使是去年才推出首款电动汽车的家电和手机制造商小米,也宣布了2027年在海外销售其汽车的计划。
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于2024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活动中,展示了小米新款电动汽车SU7 Ultra。 © 路透社
麦格理资本中国汽车业务主管萧宇轩表示,以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像小鹏和小米这样的公司需要在中国国内市场之外,拥有可信的增长故事,才能证明投资者对其抱有的过高期望是合理的。
萧宇轩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在于,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定价和利润率较高,为实现强劲增长和利润增长提供了较低的门槛。”
他还表示,他不认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会直接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的扩张,因为他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品牌的汽车在美国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他强调,美国传统贸易盟友如何回应特朗普计划的关税至关重要。
他说:“如果特朗普的政策充分激怒了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伙伴,这可能会为中国谈判更好的电动汽车出口条件打开一扇窗,以降低关税的形式。”
原文链接: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Automobiles/Electric-vehicles/Chinese-carmakers-accelerate-global-push-amid-geopolitical-risks-tarif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