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呼吁采取有力行动逆转价格下跌
  • GDP平减指数预计连续第三年为负值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未能打破通货紧缩循环,目前正朝着自1960年代以来经济整体价格下降最长周期发展,这暴露出一个可能被去年的增长回升掩盖的关键脆弱性。

根据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通货紧缩将持续第二年。包括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在内的一些大型华尔街银行预计,这种现象将持续到2025年——这是自毛泽东的“大跃进”运动结束以来未曾见过的一段时期,该运动使中国陷入经济衰退,并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饥荒。

尽管预计实际增长在最后一个季度仍将以更快的速度扩张,但根据彭博社对15位分析师的中位数预测,2025年的GDP平减指数——经济中价格变化的最广泛衡量标准——将达到负0.2%。相比之下,疫情前十年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3.4%。

“刺激、刺激、刺激,特别是在财政方面,中国非常需要,”汇丰控股在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诺依曼说。“我们在其他经济体中看到,强有力的政策推动是永久走出滞涨所必需的。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在中国会逐渐发生,但确实是非常缓慢的。”


美国的贸易战即将来临,如果出口商在海外面临障碍时不得不寻找国内买家,这将使中国的困境更加恶化。周五的数据将提供有关困扰的房地产市场和零售部门的快照,这在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威胁征收高达60%的关税的几天前公布,这可能会严重打击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

中国无法摆脱其通缩的麻木状态,主要是由于住房危机,预计已消耗了约18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促使人们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尽管如此,激增的出口以及房地产销售和零售支出的改善,可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以帮助实现北京去年约5%的增长目标。

经济学家们在彭博社的调查中估计,2024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达到4.9%,这是因为在过去几个月中,政府出台了更多的刺激措施,市场情绪开始转变。

但反映出国内生产与疲弱需求之间持续失衡的情况是,工业产出增长可能超过了零售销售的反弹。房地产投资已经收缩超过两年,几乎可以肯定在2024年末再次大幅下降。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路易斯·库伊斯表示:“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特征是,许多企业在低或负盈利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并能够维持甚至扩大产出和产能。这个方面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在10月至12月期间很可能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在负区间,与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创下的先前记录持平。


该指标衡量中国名义GDP与实际GDP增长之间的差异,彭博社的调查显示,预计在2026年将改善至0.9%,在2027年将改善至1.4%。

“负的GDP平减指数或疲软的名义GDP增长将直接通过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疲软对经济造成伤害,并间接通过收入增长疲软造成影响,”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

尽管这一话题在国内分析师中几乎是禁忌,但对价格持续下跌的担忧在中国债券市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收益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在北京的闭门会议和公众场合,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需要解决低通胀问题,或更加关注价格和名义增长。

通货紧缩可能是长期商业和消费的无声杀手。尽管便宜的商品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危险在于人们可能会推迟购买,因为他们预计价格会进一步下跌。

消费者支出减少会削弱企业的收入,而这又会减少招聘和投资,导致恶性循环。

官员们尚未表现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应对通货紧缩所需的那种决心,尽管他们正在为今年准备更多的扩张性政策,包括更大的预算赤字比例和更多的降息。

上个月,最高领导人在一场议程设定会议上只是隐晦地承认了这一问题,承诺在2025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中央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本周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低价格”是一个挑战。

彭博经济学的观点...
“12月的数据可能显示中国经济准确地达到了5%的增长目标,但在年末的动能有所减弱。投资可能会有所加快,反映出在1月农历新年之前的前置投资和政府的增长措施。”

— 资深亚洲经济学家常舒和经济学家大卫·屈。

尽管中国长期设定年通胀目标为3%,但这被视为上限而非严肃目标。花旗集团表示,2024年消费者通胀仅比上一年增长0.2%,可能会失去来自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周期性支持。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呼吁北京设定一个2%的通胀硬性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调整政策。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戈上周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这种做法是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的,能够帮助塑造个人和公司的预期。


今年迄今,通货紧缩压力在住房和制造业中最为明显,而酒店和餐饮等行业则出现了价格上涨,显示出服务需求更加韧性。法兴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测,由于工资增长放缓,服务行业在2025年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价格压力。

根据巴黎银行的说法,全球商品成本也可能承受压力,这将抑制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此前它们已经下降了超过两年。

“经历过激烈价格竞争的行业很可能会在今年看到一些弱小竞争者的退出。这将有助于利润率和销售价格的恢复,”梅银行投资银行集团的经济学家埃里卡·泰说道。

但她表示,“只要国内需求保持疲软,价格恢复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15/china-is-facing-longest-deflation-streak-since-mao-era-in-1960s?srnd=homepage-asia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