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期待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8日举行
- 中国计划到2035年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15日至18日召集高级官员参加一次延迟举行的会议,预计将就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制定长期政策。
据官方新华社报道,24人组成的政治局在周四结束会议后,宣布了习近平本届任期内中共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日期。
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讨论了一项"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该决议旨在到2035年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这项决议将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提交党内精英审议通过。
这个被称为"三中全会"的会议是中国政治日程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通常会为长期经济政策制定方向。它汇集了大约400名国家领导人、部长、军方高层、省级领导和顶尖学者,在北京的一家军队宾馆举行,通常持续约一周。
据新华社报道,政治局会议强调党的领导应该是任何改革的核心,并呼吁妥善处理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
此次会议正值中国高层决策者努力遏制正在波及整个经济的房地产危机加深,并应对因廉价出口激增而引发的大规模关税浪潮所导致的日益增长的国际反弹。
议程呼应了习近平早先在五月份发表于党刊《求是》的一篇奠定基调的社论中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吁,为全会做好了铺垫。在这次高规格会议召开之前,官方媒体还发布了一系列全面介绍最高领导人改革业绩的报道,大力宣传其改革成就。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周四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三中全会将要做出的决定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制定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番讲话是在政治局公告发布之前发表的。
他表示,国家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呼吁出台更多有利政策支持创新型民营企业。在建设统一的国家市场过程中,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和数据应该由市场力量来配置和定价,以"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
投资者将仔细研究会议公报,在党的语言中寻找习近平对中国经济放缓的长期规划的迹象。根据近期国家媒体文章的暗示,最高领导人可能会优先发展"新生产力",这是指高科技增长动力的口号。
高盛经济学家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引用《证券时报》的报道称,中国可能还在考虑消费税改革,包括扩大税基和提高税率。
根据彭博社对会议公报的分析,执政党通常在设立新领导班子一年后举行三中全会。将这次会议推迟到2024年是三十多年来首次在非常规年份举行。习近平上一次重组发生在2022年。
预计在这次会议期间,中央委员会将进行人员调整和任命,此前去年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出人意料地被解职。第三位部长——农业部长——也将被免职,因为5月份对他启动了腐败调查。这三人都是205人中央委员会的成员。
军队反腐败运动的全面展开意味着,目前由解放军成员占据的40多个中央委员会席位可能会有更多变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