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经济仍在复苏,许多公司的未付账款尚未结清,因此它们不太可能为销售提供信贷。

一项新的调查发现,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供应商不太愿意提供信贷销售,为缓解拖欠风险,企业正在提供更长的付款期限。

全球贸易信用保险公司科法斯周二发布的最新《中国企业付款调查》显示,1016名受访者中只有65%提供信贷销售,低于2023年的79%,也低于疫情前的74%的平均水平。

这家保险公司表示:“这一下降反映了对经济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减退,以及对持续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国内需求疲软和过剩产能的担忧加剧。”该公司于2024年11月和12月进行了这项调查。

超长付款延迟(超过180天的延误)也在蔓延,近一半受影响的受访者报告说,延迟付款价值占其年度营业额的2%或更多,与2023年33%的受访公司做出类似披露相比,这是一个急剧的增长。

该公司在其调查报告中表示:“这一趋势凸显了非付款风险的加剧。”该公司补充说,根据该公司的经验,此类延误最终有80%无法收回。

然而,随着他们延长还款期限,报告延迟付款的受访者减少了。约44%的受访者报告有逾期付款,低于2023年的62%。

但报告作者指出,“付款延迟频率的降低不一定等同于公司现金流状况的改善。”

确保及时向私营企业付款一直是北京的重要议程,因为在疫情后的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中,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欠款项近年来如滚雪球般增长。

上周,李强总理签署了国务院令,该法令将于6月1日生效,旨在规范和保障拖欠中小企业的款项支付,这是解决私营部门长期以来面临的严重问题迈出的具体一步。
3月28日,李强还敦促官员们加快并加大力度,使企业获得全额赔偿。

在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大多数受访者预计未来六个月的延迟付款趋势将保持稳定,而且预计情况好转的人数多于预计恶化的人数。

52%的受访者预计2025年的商业活动将会改善,高于2024年的41%。
科法斯北亚区经济学家谭俊宇表示:“这种乐观情绪可能被夸大了,因为迄今为止的刺激措施相对克制,贸易行业的关税风险仍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他还补充说,该公司预计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3%。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3304591/cash-strapped-chinese-suppliers-staying-credit-conscious-2025-survey?module=perpetual_scroll_0&pgtype=article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