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第二轮备受瞩目的贸易谈判结束一周后,分析人士正在解读谈判前后发生的事件。
鉴于全球经济影响悬而未决,那些在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稳定中拥有既得利益者密切关注并等待着上周美中两国高级官员在伦敦贸易谈判中的露面。
然而,公众知之甚少。在双方都没有发布官方声明的情况下,对获得更多信息的希望已经让位于笼罩着重重疑问和充斥着各种猜测的迷雾,人们猜测着在那扇紧闭的门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否存在施压?由谁以何种方式施压?这种被认为的僵局意味着什么,不仅对这两个经济巨头,而且对一个渴望方向的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些人说,这种沉默暗示着紧张局势、重新调整的力量和全球贸易的脆弱平衡,加深了人们对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
香港思博资本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新经济智库周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这一轮谈判可能标志着美中贸易战的一个转折点。”
陶冬表示,中国围绕稀土出口管制(伦敦闭门会谈的主要焦点)采取的强硬手段,可能让美国代表团措手不及,并给本已脆弱的讨论增加了一层新的紧张和复杂性。
陶冬写道:“动态已经从美国单方面的施压转变为更加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国不再处于守势,而是现在以强者的姿态进行谈判。其次,重点已经从关税水平转移到出口管制——关税本身现在是次要的;双方都在瞄准对方供应链中的瓶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是商务部长,而不仅仅是贸易官员,参与到谈判桌上的原因。”
目前的状态是一种脆弱的平衡
陶冬,思博资本
分析人士表示,华盛顿可能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的筹码——其在关键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在稀土方面的战略优势。虽然一些协议可能会被披露,但中国在稀土出口方面的任何让步都可能是狭隘的和有条件的,而美国的回报承诺仍有待总统批准。
“目前的状态是一种脆弱的平衡,”陶冬解释说,并称其比过去的最大压力时期更具建设性。“但从核心来看,结构性和战略性的分歧仍然存在——这些不太可能在当前的谈判框架内得到解决。”
一周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与中国的协议已经“完成”,等待他和习近平主席的最终批准。特朗普说,中国将“预先”提供全部磁铁和任何必要的稀土,“并且美国同意‘中国学生使用我们的学院和大学’”。
周四,他说他将在未来一两周内与贸易伙伴设定单边关税,并且将在7月份的最后期限之前向他们发送信件,概述新协议的条款。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日益增长的全球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不仅在贸易方面,而且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加深了继续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压力的分歧。
在美国,国内紧张局势也在升温——估计有500万人走上成千上万个城镇的街头,抗议“无国王游行”的组织者所描述的“威权主义、亿万富翁至上的政治以及我们民主的军事化”。
自上周五以来,以色列对伊朗的轰炸,以及对德黑兰接近拥有核能力的指控,引发了全面地区战争的幽灵,这可能会对石油价格、供应链以及美国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中的外交政策考量产生连锁反应。
截至周二,尚未发布关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的会谈的官方声明;双方谈判团队仅表示,他们原则上同意了一个框架,双方将各自带回给各自领导人审查。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迹象表明,伦敦会谈不如一个月前在瑞士举行的会谈顺利,后者在会谈后立即发布了联合声明,包括结果的细节。
在伦敦会谈之前,由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相互指责违反日内瓦休战协议,加深了彼此的不信任感,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陷入了动荡。随后,习近平和特朗普在6月5日进行了一次即兴通话,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橄榄枝,但几乎没有改变随后在伦敦发挥作用的潜在权力动态。
预计未来的谈判将继续进行,陶表示,这一轮会谈表明双方都愿意做出战术让步——用短期利益来缓和紧张局势,避免相互损害,并防止市场恐慌。
他警告说,尽管如此,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可能会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技术和金融,因为其他行业最终可能会卷入战火。
经济学人智库(EIU)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两国可能还没有打出多少牌——更不用说王牌了,他还表示,中国仍然可以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而美国也没有让最好的芯片流向中国。
徐说:“如果让我粗略地猜测,我会说美国想从中国那里免费得到很多东西,这并没有给中国留下深刻印象。谈判将100%继续,每隔几个月举行一次。但根据伦敦会谈提供的有限证据,这些谈判将是漫长而难以产生有意义结果的拉锯战。”
虽然伦敦会谈似乎进展甚微,但一些分析表明,它们暴露了西方对中国日益收紧的稀土控制的严重依赖和脆弱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到导弹系统,这些对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材料是当前僵局的核心,并且仍然是美国和欧洲现在才开始努力减少的弱点,而且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纠正。
关于中国将放松多少稀土出口这个紧迫的问题,中国经济研究咨询公司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创始合伙人葛艺豪(Arthur Kroeber)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是最好的选择:“中国将重新向商业买家开放,让他们满足其持续的需求,但不会多到他们可以囤积。而且(中国)对那些为美国国防供应链提供产品的买家可能会更加吝啬。”
我认为这些关税将被“冻结”——放回潘多拉魔盒
徐天辰,经济学人智库
他补充说,尽管达成协议的空间很小,但华盛顿现在更有可能在一些坚定立场上做出让步,甚至是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立场,以达成贸易协议。
“最近几周的较量表明,中国已将目光投向削弱美国的出口管制。这是有道理的:中国从重新开放美国技术流动中获得的收益,比从扩大其高科技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中获得的收益更多,”他指出。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最近在伦敦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未能解决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出口限制。北京尚未承诺批准出口对美国国防系统至关重要的某些稀土磁铁,而华盛顿继续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理由是担心其被用于军事用途。
一些人说,中国和美国可能会保留具体细节,以保持谈判筹码并管理国内认知。 隆米斯·赛勒斯投资亚洲公司(Loomis Sayles Investments Asia)的全球宏观策略师庄波表示,鉴于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华盛顿可能正在避免任何让步的姿态,而北京可能更愿意将任何潜在的协议描绘成一种争取时间的战略胜利。
他指出,双方都有强烈的经济动机来避免再次升级,因为“美国正面临通胀压力和持续的供应链脆弱性,而中国正面临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和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国内经济逆风”。
在这种背景下,庄补充说,“如果没有达成协议,(超过8月10日暂停关税的)延期的可能性很高”。
经济学人智库的徐也表示,延期似乎很有可能,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关税将立即恢复到美国无法承受的水平”。
徐说:“我认为这些关税将被‘冻结’——放回潘多拉魔盒。当然,那不会是关税故事的终结;美国将在数十年前的立法中找到其他工具。”
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周四发表评论称,伦敦会谈是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争端的一步。该报呼吁美国以行动兑现其承诺。
中国有能力应对逆风。美国的情况并非如此
高志凯,中国与全球化中心
新华社报道称,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伦敦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北京“既有诚意,也有原则”。他敦促双方维护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保持持续沟通。
商业咨询公司Dezan Shira & Associates的管理合伙人阿尔贝托·维托雷蒂(Alberto Vettoretti)表示,如果双方在包括解除互惠出口限制等关键问题上取得了真正的进展,美国官员可能会延长关税暂停期,但需要在其他领域达成协议还需要更多时间。
他说:“如果贸易谈判完全停滞不前,并且进展甚微,那么特朗普可能会再次提高关税,试图向中国施压。”
“特朗普在7月8日,即‘解放日’关税90天暂停期结束时,将如何行动,以及美国是否会对那些尚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提高关税,这可能很好地表明他将在8月如何对待中国。”
他还补充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出口限制可能会适得其反——对美国的优惠待遇可能会疏远其他合作伙伴。
维托雷蒂说:“第三国可能会推动自己的议程并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来自中国的公司将继续在海外扩张以遏制相关风险,因此邻国将从当前的动荡中受益。”
北京智库中国与全球化中心副主任高志凯表示,在与中国打交道方面,特朗普的紧迫性取决于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打错了牌——或者受到了误导,因为长期的僵局可能会引起长期依赖有利可图的中国关系的消费者和美国公司的强烈反对。
高志凯说:“中国有能力应对逆风。美国的情况并非如此。中国愿意将自己的头寸降至零。”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声称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了总计“55%”的关税。
佳富龙洲的葛艺豪表示,就芬太尼达成协议将是唾手可得的成果,但特朗普的贸易谈判代表可能不愿意为关于毒品的附加协议放弃大部分关税筹码。
葛艺豪补充说,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达成协议,他可以通过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轻松放松芯片出口管制,这是一项单一机构的决定。但像中国工厂创造美国就业岗位这样引人注目的胜利在政治上更有价值——并且需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进行复杂的审查,该委员会包括包括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在内的九个部门。
葛艺豪说,无论哪条道路都需要特朗普打破多年来的国家安全正统观念,而特朗普“离采取这一行动还差得很远”。
哈佛肯尼迪学院莫萨瓦尔-拉赫马尼商业与政府中心执行主任丹·墨菲(Dan Murphy)上周在香港举行的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美国和中国可能遗漏或未考虑潜在的风险和复杂性,同时未能把握全局。
“我担心的是,我认为这将是中国和亚洲经济的一个核心担忧,那就是中国和美国正在从更远的地方[互相]观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太细致、不太复杂的画面,这可能会导致误判。”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economy/global-economy/article/3314797/after-us-china-talks-london-tight-lips-concern-and-tactical-turning-point?module=perpetual_scroll_0&pgtype=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