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市场对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日益担忧,债券投资者要求持有长期美国国债获得越来越高的补偿。
美国10年期期限溢价——即投资者要求持有长期国债而非一系列短期国债的额外回报——已攀升至接近1%的水平,这是自2014年以来未见的水平。这衡量了投资者对增加未来借款规模的计划有多么不安。
虽然债券周五挽回了一些本周的损失,但投资者显然仍关注美国面临的融资挑战,此前穆迪评级剥夺了美国最后的顶级信用评级。本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延长特朗普税收减免的数万亿美元法案,而20年期国债的拍卖需求疲软。
特朗普关税威胁重燃增长担忧,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
“目前的危险在于,这种财政现象会自我强化,”牛顿投资管理公司固定收益主管埃拉·霍查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这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令人担忧,当然对风险资产和决策者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必须以更高的利率进行融资。”
本周美国长期借贷成本大幅上涨,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5.15%,逼近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经通胀调整后的同期限实际利率周三收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抛售吸引了买家,加上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威胁对欧盟和苹果公司征收全面关税,周五市场抛售压力有所缓解。伦敦时间下午 2:45,30 年期国债收益率略高于 5%,连续第四周上涨。
美国银行的迈克尔·哈特内特表示,投资者应该抓住机会增持长期国债,因为美国政府可能会听取债券市场自发纠正力量的警告,控制债务。
另一些人则较为谨慎,指出过去 10 年期国债的期限溢价远高于现在的水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期限溢价平均水平超过 150 个基点,然后在超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大幅下降。
PGIM Fixed Income 的全球投资策略师吉列尔莫·费利塞斯表示,投资者正在意识到长期债务“不再是安全的资产”。他补充说,由于期限溢价多年来一直“扭曲”,因此“很难”评估这些债券的公允价值。
本周,长期债券收益率在其他地方也有所上升,其中日本的收益率攀升至 1990 年代末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类似债务也面临抛售压力。
特朗普的下一个障碍:债券市场讨厌他的“美丽法案”
市场提醒人们,各国政府不能像利率接近于零时那样继续借款,尤其是在贸易紧张和顽固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决策者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之后。
Pepperstone 的策略师迈克尔·布朗表示:“这反映了对美国财政状况以及全球范围内持续存在的紧张情绪,赤字担忧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市场参与者。”“坦率地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各国政府似乎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控制局势的意愿。”
自从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以来,全球投资者一直在远离美国资产。虽然其中一些关税后来有所缩减,但基金经理表示,政策不确定性太大了。
花旗集团的策略师,包括德克·威勒在内,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已经从关税的故事转向了财政的故事”,建议客户减持久期。“虽然最近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是一种全球现象,受到储蓄短缺的推动,但‘美丽法案’可能会火上浇油。”
从DoubleLine到PGIM的资金管理人都在强调长期收益率可能持续上升的风险,甚至连各国的央行也表达了担忧。上周五,菲律宾央行行长表示,在穆迪下调评级后,该机构可能会考虑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
日本的案例
日本债券市场尤其受到最新抛售的影响。这是因为日本央行在通胀加速的情况下缩减了债券购买规模,与此同时,该国人寿保险公司等传统买家未能填补留下的缺口。首相石破茂本周表示,该国的金融状况比希腊还糟糕。
彭博策略师的观点...
“今天日本火热的通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滞胀风险正在加剧的观点,这对长期债券持有者来说尤其痛苦。...投资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信日本的收益率曲线具有明显的相对价值。”
— 马克·克兰菲尔德,市场直播策略师,新加坡
巴克莱银行全球研究主席阿杰伊·拉贾迪亚克沙表示,如果较长期债券的抛售没有缓解,日本可能会考虑要求国有实体支持该国债券市场。虽然这不是他的基本预期,而且可能不会超出想法阶段,但理论上,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美国国债的抛售,以便为国内债券提供资金。
由于抛售吸引了买家,日本30年期国债周五出现反弹,收益率下降13个基点至3.05%。尽管如此,策略师们正在广泛讨论日本债券抛售对美国国债的广泛影响,德意志银行警告称,日本收益率的上升将使日本国债对当地买家更具吸引力,从而对美国国债构成威胁。
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策略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表示,虽然美国债券和股票市场此前曾受益于来自日本的资金流入,但这种情况现在可能正在逆转。
“我认为目前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并密切关注日本国债市场长期利率的飙升,”爱德华兹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原文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23/us-bond-investors-ask-for-most-in-a-decade-to-buy-long-debt?srnd=phx-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