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去年引用数据显示,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顺差接近世界GDP的2%,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两倍。摄影师:沈麒来/彭博社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处于合理范围之内,中国也无意主导全球市场,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并指出国内消费正在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南非德班附近出席二十国集团政策制定者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大部分生产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当国外有需求时,中国会相应地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主导每一个市场。”
廖岷还赞扬了最新的中国GDP增长数据,认为这在关键时刻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由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不断提高关税,经济学家已经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本周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5.3%——“符合预期”,廖岷说。
廖岷表示:图片来源: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中国所拥有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当今世界所能获得的最大贡献,因为当前全球经济最需要的正是稳定性和确定性,” 廖岷说。“我们正在稳步推进由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同时保持相对平衡的对外贸易。”
最新公布的中国GDP数据显示,出口在最近一个季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今年上半年,该国实现了约586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顺差,部分原因是出口商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发货。虽然出口势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降温,但一些经济学家仍然预计全年顺差将超过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廖强调,过去四年,消费平均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56.2%。他表示,这比2016-2020年期间高出8.6个百分点。副部长表示,国内需求整体占中国经济增长的86.4%。
他还表示,中国去年的经常账户顺差——衡量贸易最广泛的指标,因为它包括服务和一些金融交易——约为2.2%,这一水平“被全球公认为合理”,表明其在全球出货量中的份额“并非过高”。
中国的批评者使用了其他衡量标准。去年,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引用数据显示,中国制成品贸易顺差接近全球GDP的2%,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两倍。现任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多次称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失衡的经济体”。
上个月在国会听证会上,贝森特指责北京“试图通过出口摆脱”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廖先生的评论发表在未来几周预计将与美国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之前。在周五的采访中,他没有对贝森特的批评发表任何具体评论。这位财政部副部长一直是今年早些时候在日内瓦和伦敦与美国同行达成贸易战休战协议的中国谈判团队的关键成员。
消费援助
廖某还表示,只关注特定行业可能会对中国的贸易产生错误的看法。
他说:“仅仅因为中国在某些产品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被指责产能过剩。” “这样的说法过于简单化,无法捕捉到全部的现实。”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促使北京更加迫切地将增长转向国内消费。
政府今年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旨在补贴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汽车。这使得总额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418亿美元)。超过一半的补贴已在上半年使用,刺激了大约10倍于该金额的销售额。
从长远来看,当局将寻求扩大服务业,并促进绿色和数字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推动经济转型——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廖某说。
与此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以确保消费支出长期稳定增长,他说。
廖某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结束后与彭博社进行了交谈,会议达成了一份联合公报。他称赞了该声明的通过,称其展示了该集团金融轨道的有效性,尽管存在不同的观点。
G20公报在特朗普贸易战中罕见地展现团结
“它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各国致力于更好的沟通、更紧密的协调以及以团结的精神共同努力,”廖某说,并补充说,中国将继续支持多边主义和G20。
“G20本身是作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平台而创建的。在全球经济面临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和如此多的挑战之际,G20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廖某说。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19/china-defends-growth-model-plans-consumption-as-greater-driver?srnd=homepage-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