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双重打击:具有腐蚀性的通货紧缩和威胁阻碍贸易的关税。中国工人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2021年4月,上海身穿黄色制服的美团外卖送餐员。图片来源:Ng Han Guan/美联社
在上海市中心的一条小吃街上,数十名身穿黄色和蓝色制服的外卖员聚集在一起,等待着他们的下一单。许多人说,这份工作是临时的,只是为了偿还债务或在找到报酬更高的工作之前填补空缺。
对于中国的劳动者来说,财务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不可及。他们深陷中国的通货紧缩循环。从鸡蛋到外卖餐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持续走低,削减了企业的利润,侵蚀了工人的收入。每个人都变得更加惜钱,从而进一步压低了价格。
与美国的贸易战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一直在努力阻止物价下跌的政策制定者。它有可能使中国数亿工人的处境比以往更加艰难。
27岁的曹志四年前离开了他薪水很低的汽车保险销售工作,加入了上海的饿了么外卖平台。他说,他现在每天至少要多工作一个小时,才能拿到和刚开始工作时一样的工资。
他说他的许多朋友都经历过类似的收入缩水。
“我觉得这是普遍现象,”曹先生说,他正在努力偿还他在中部山西省家乡欠下的汽车贷款。
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应对通货紧缩,这是房地产危机蔓延整个经济并冻结大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害副作用。唯一的例外是制造业,工厂生产的商品远远超过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这些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和服装,被运往美国等海外国家。出口占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近三分之一。
现在,北京必须与美国针锋相对,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商品买家,并且对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商品数量之少感到不满。上周,当特朗普总统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最低 145% 的关税时,争端升级,这使得中国几乎不可能将其商品出口到美国。
“这使得本已相当糟糕的局面更加恶化,”佳富龙洲中国研究副主任 Christopher Beddor 说。“几年来,经济一直在经历一场通缩冲击,而另一场冲击即将到来。”
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一家小型工厂,生产烤箱和其他餐厅设备。图片来源:纽约时报,Qilai Shen
今年初,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受贸易限制前出口激增的推动。但经济学家估计,出口额很快将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贸易战将在经济中留下某种缺口,”贝德多先生说。
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这种情况,而生产者价格下降了2.5%。虽然有几个月是例外,但价格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跌。
解决通缩压力的一种方法是刺激国内支出,国内支出约占中国经济增长的39%,远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但北京迄今为止采取的措施——主要以旧换新等补贴形式——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本周,中国最受欢迎的两大电商平台腾讯和抖音表示,将帮助出口型企业向中国消费者推销自己。
自“清零”政策以来,北京一直在与通货紧缩的压力作斗争,该政策抑制了商业前景和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房地产崩盘已经抹去了许多中国家庭的大部分净资产,这些家庭传统上将大部分储蓄投入到房地产中。房地产行业的失业人数惊人,该行业在其鼎盛时期占经济的三分之一。
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省的建筑工人兼水管专家王龙河最近旅行了约1600英里到达南方城市中山,从事一项为期两天的建造水族馆的工作。他说,中国东北几乎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已停工。
王先生说,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年能挣到13600美元。现在,他说,他能挣到一半就不错了。
“工作机会不多,基本上没有工作,现在在我们的东北老家,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都待在家里,”56岁的王先生在工作休息时说。
“我一步一个脚印,”他说。“生活拮据,挣钱很难,你不能考虑未来。”
房地产曾经占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现在,许多项目已被搁置。信贷…Jade Gao/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近年来,选择从事外卖和网约车司机工作的人数迅速增长,因为人们被解雇,小企业破产。根据时任总理李克强引用的数据,2020年零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2亿。贸易战可能会加速这一趋势。高盛估计,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突然暴跌,多达2000万工人可能失去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涌入零工经济,工作越来越难找,工资也被迫降低,政府正敦促京东和美团等公司——它们的应用程序为送货工作提供了平台——提供养老金和保险。
陈晓岚在一家工厂生产空调压缩机工作了十年,最终搬到北京,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约车平台滴滴的司机。38岁的陈先生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拥有自己用来工作的汽车。他通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他说,那些租车的人通常必须每周工作7天。
陈先生说,最近工作很慢。“现在不好做了;车多了,订单少了。”
但现在零工经济的替代方案不多。
刘明东是饿了么的一名司机,他曾尝试自己经营一家在线销售硬件的公司三年。但他发现竞争者更多,买家更少。
“谁知道我有没有赚到钱,”36岁的刘先生说,他3月份来到上海,两天后开始为饿了么工作。
“我想,”他补充说,“我不走运。”
原文链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7/business/china-deflation-trump-tarif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