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贸易战拖延和加剧的时间越长,全球供应链就可能面临“重大损害”,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幸免。
分析师表示,中国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新关税打击的强于预期的反击,是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背景下,为应对这一局面进行密集规划的战术结果,也因为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低于特朗普在2018年点燃贸易战时。
投资银行麦格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一场新的贸易战对中国来说并不令人惊讶。”他还说,中国迅速的反击,而不是缓和局势,表明北京方面既有准备,也不打算匆忙与华盛顿进行谈判。
胡伟俊说:“特朗普已经在竞选期间表达了他(提高关税)的意图,而中国仍然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这意味着它已经做好了准备。”
现在,距离特朗普的新关税于周三生效仅剩两天,“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双方可能都需要见机行事,”胡伟俊说。
“中国与谈判的大门并没有关闭,”胡伟俊评估道。“但另一方面,它也将专注于扩大内需,以抵消贸易战对外部需求的影响。”
目前,北京刚刚对华盛顿发起的反击——以承诺从周四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的形式,加上对美国类似举动征收的现有关税——进一步升级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针锋相对的贸易战。
北京还针对更多美国公司,涉及国防、航空航天、无人机制造、情报和物流领域,采取出口禁令或管制措施。
上周,特朗普公布了一项新的34%的“对等”关税,该举措已将美国对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率大幅提高至约65%。
但一些观察人士仍然表示,尽管两国态度强硬,但仍可以进行接触。
上海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邵宇表示:“肯定有回旋的余地,但时间不多了。美国发起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攻击,然后中国以一次意想不到的反击回应,背后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他谈到一场加剧的贸易战时说:“但后果仍然会非常令人震惊”,并警告说全球供应链将遭受“重大损害”,“没有人为此做好准备”。
他解释说:“如果美国不从世界各地购买商品,整个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赖以生存的美元流动性可能会消失。”
自2018年以来的七年里,随着出口商向更多市场多元化,中国一直在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根据美国官方数据,2024年美中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5824亿美元,低于2018年的6615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从19.2%下降到14.7%。
但分析人士也警告说,北京仍然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并且必须在今年推出更多刺激经济的政策。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累积的美国关税将比2018-19年对增长造成更大的拖累,今年将拖累增长1.5-2个百分点。北京可能会加快计划中的刺激措施,并很快推出新的宽松政策。”
与此同时,美国大豆面临着总计44%的关税,而中国曾经非常依赖美国大豆作为动物饲料的来源,因为中国上个月已经宣布了10%的关税。
分析人士表示,主要的美国农产品不再被豁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表示:“中国必须这样做,因为如果不采取反制措施,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他说:“短期内,中国仍然离不开国际市场,尽管我们正在做很多事情[以更加依赖自己]。”
自第一次贸易战以来,巴西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钟钰表示,他认为巴西的进口量还有增加的空间。
他指出,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提高国内产量,国内产量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并且在寻找其他类型的饲料蛋白——包括玉米——来替代大豆。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economy/global-economy/article/3305547/chinas-swift-strike-after-us-tariffs-shows-beijing-battle-hardened-2018-analysts?module=top_story&pgtype=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