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呼吁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进展,以改善国家的应急响应能力。

中国正寻求建立基于尖端技术的强大通信网络,以改善国家的紧急响应能力,这是北京发布的计划中提到的。

该计划呼吁在紧急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取得进展,进行新设备的研发,并使网络更加具有韧性。

这一计划是由14个中央政府部门上周发布的,呼吁进一步使用和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空间技术,以改善紧急通信。

北京设定了2027年的目标日期,旨在使应急通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实现空中、太空、地面和海上作战综合关键技术的突破”。

根据计划,“[我们应该]推动适合极端场景的关键技术研发,例如跨运营商应急漫游、无人机空中通信、室内定位与导航,以及地下信号增强。”

计划表示,将重点开发无人机、全地形车和高空基站等高机动性设备,以及适合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轻便便携设备,如背包基站和其他设备,适用于严寒和密林等环境。

近年来,中国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通信网络面临频繁自然灾害的挑战。

2023年1月7日,一场6.8级地震袭击了该国西部的西藏自治区,造成通信基础设施严重损坏。这使得卫星通信变得至关重要,据移动运营商中国电信称。

去年,自然灾害影响了中国约9413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11.1亿元人民币(548亿美元)——比2023年的数字增长了16%,应急管理部上周表示。

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已明确提出需要建立一个涵盖空间、空中、陆地和海洋的综合通信网络,并且这也被确定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系统的关键部分。

北京最新的公告包括一个快速审批渠道,以支持无人机进行应急通信。

“[我们应该]加强各种类型的应急通信无人机的部署和标准化管理,以建立一个结构良好、快速响应的空中保障能力,”该计划指出。

它还呼吁开发国家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利用双向卫星地面站、天通移动通信卫星系统以及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等资源。

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具有统一调度、高效供给和综合应用的基于空间的应急通信能力”。

在地面上,该计划呼吁基层应急响应部门和救援队伍配备更多设备,如天通卫星电话,以改善紧急情况下的通信。

此外,还将部署更多设备,如卫星站和船舶及海上设施上的终端,以提高海上通信能力。

与此同时,计划将更加关注易发生“断网、停电和网络故障”的高风险区域,并呼吁在紧急情况下加强资源和支持系统的共享,包括电信公司之间的合作。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news/china/politics/article/3296004/ai-big-data-and-space-tech-chinas-plan-beef-emergency-communications?module=top_story&pgtype=homepage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