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海底捞等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运营着6,000家门店

新加坡的一家瑞幸咖啡店:像瑞幸这样的中国食品和饮料品牌正在东南亚积极开设新店。(摄影:Dylan Loh)


新加坡——根据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吸引了大量中国食品和饮料品牌的关注,这些品牌希望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喘息。

这份由新加坡咨询公司Momentum Works编制的报告发现,截至12月底,中国约有60个品牌,包括饮料连锁Mixue、瑞幸咖啡和火锅餐厅海底捞,在东南亚拥有超过6100家门店,比2022年的约1800家增加了三倍多。

Momentum Work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江干在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表示:“东南亚对中国食品饮料品牌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地区在地理和文化上与中国相近。在这些城市找到合作伙伴要容易得多。”

报告指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最多的中国品牌,因为“相当大比例的人口说中文。”并补充道:“印尼和越南合计占所有门店的约三分之二,尤其是对于大众市场品牌而言。”

根据报告,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经济下滑,中国在2024年上半年关闭了超过100万家餐厅,比去年增长70%。

报告指出:“残酷的竞争促使许多中国食品饮料品牌在所有食品饮料业务领域发展竞争力,并寻求超越国内市场的增长机会。”

尽管东南亚市场规模仅约占中国市场的17%,但据Momentum Works称,东南亚为中国食品和饮料公司提供了一个相对“竞争较小”的市场环境。

该公司强调,中国品牌正在利用这一潜力,并积极在整个地区扩张,借鉴来自中国的商业推广方法,例如最大化店面空间的使用和利用吉祥物宣传产品。

随着COVID-19疫情减退,该地区的外出就餐也出现了反弹。根据报告,2023年,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东南亚消费在此领域强劲反弹,达到了1270亿美元。

这一数字超出了2019年疫情前记录的1157亿美元和2021年的807亿美元,尽管预计2024年的增长率会更加温和,预计达到1329亿美元。

与本地品牌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是中国公司用以提升品牌形象和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一种策略,他们试图说服消费者光顾他们的商店。

例如,瑞幸咖啡在12月与曼谷的“Butterbear”糕点店举行了一次促销活动,推出了一系列节日饮品,特色是连锁店的泰国熊猫吉祥物“农诺iy”,该吉祥物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关注。

由于东南亚市场存在差异,Momentum Works表示,中国企业在寻求机会时需要关注本地化策略,特别是在运营模式、选择合作伙伴和发展供应链等领域。

该地区的本土品牌也可能会受到来自中国企业的挑战,尽管该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此前景表示轻描淡写。“没有人能够在任何市场整合餐饮行业,而在东南亚,大型运营商一直在该地区扩张,”李说。“虽然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小品牌感到压力,但总体上整个生态系统将适应,并变得更加竞争。”


原文链接: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Food-Beverage/Chinese-brand-food-outlets-triple-in-ASEAN-in-2-years-report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