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在传统制造业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快速崛起——助力北京的创新和自力更生努力。
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初创公司魔像机器人专注于设计与人互动并能在工厂工作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这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型为国家创新中心的一个例证。
“包括扭矩电机关节、执行器、控制单元和灵巧的机械手等关键部件在内,超过90%的零部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本地制造的,”公司总裁兼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吴长铮说。“剩下的10%是中央处理器(CPU)。”
魔像机器人是重塑江苏和邻近浙江省的数千家尖端企业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曾经以生产纺织品、化学品和机械而闻名,现在已成为新一代公司的所在地,这些公司正在开发对中国未来至关重要的技术。
这家初创公司开发了一种通用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集成了感知、导航和运动控制,使它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快速适应任务并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协作。
吴长铮表示,当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工业园区和其他措施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来自私人来源,主要依靠自身驱动研发。
吸引魔像机器人落户江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成熟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在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和其他先进领域。该公司表示,这提供了快速获得上游和下游支持的途径,并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
吴长铮的团队与家电独角兽企业追觅科技位于同一城市,追觅科技也是魔像机器人的投资者之一。吴长铮的团队已将人形机器人部署在合作伙伴的工厂车间,以收集真实世界的数据并探索多机器人协同,这一领域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进行的转型建立在数十年的工业基础上。在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下游的创业者迅速建立起私人工厂,使其成为中国最早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魔珐科技的“小脉”人形机器人展示其处理简单任务的能力,例如物料投喂,摄于2025年6月10日。照片:Alice Li
多年来,像以小商品闻名的义乌,以及电子元件主要枢纽昆山这样的城市,象征着浙江和江苏的传统工业优势。
但这种形象正在迅速改变。长三角地区现在正处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凭借其优势,在全国推动科技自给自足的背景下,该地区已成为创新中心。
长期以来,江苏和浙江都依靠工业产出、活跃的民营经济以及靠近中国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优势,在GDP方面一直名列中国各省前五名。
特别是江苏,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广东省,并且差距逐年缩小。
2024年,长三角两省的GDP总和达到22.7万亿元人民币(3.15万亿美元),与英国的GDP相当。
虽然中国决策者自2000年代初以来就一直在谈论技术独立和创新,但像“卡脖子技术”和“自力更生”这样的术语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当时中美科技紧张局势加剧。
2018年,习近平主席将长三角区域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项蓝图,计划到2025年将该地区转变为创新中心,目标是在IT、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智能交通和其他先进领域实现中高端产业升级。
自2023年末以来,这一推动力度明显加速,当时习近平主席敦促全国拥抱“新质生产力”——一种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中心的增长模式。江苏和浙江等经济强省被赋予了引领转型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长三角地区“鱼米之乡”的美誉。
得益于“六小龙”的崛起,浙江省会杭州已成为中国最新的“硅谷”。这些本土创新企业包括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势科技(DeepSeek)、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宇树科技(Unitree)和深兰机器人(Deep Robotics)、视频游戏工作室游戏科学(Game Science)、脑机接口创新者BrainCo以及3D室内设计软件开发商万核科技(Manycore)。
与此同时,江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16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在数量上领先全国。“小巨人”企业是指以技术创新和在战略供应链中的影响力而闻名的专业化中小企业(SMEs)。根据2024年最新的官方数据,这一数字超过了广东的1984家和浙江的1805家。
上海咨询公司胡同研究(Hutong Research)的合伙人郭珊表示,这两个省份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拥有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工程和应用科学方面表现卓越的顶尖大学的人才储备。
她补充说,这些省份还得益于阿里巴巴等主要科技公司的存在、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以及支持性、对商业友好的地方政府。阿里巴巴是《南华早报》的所有者。
“与北京、上海或深圳相比,它们获得的中央政策支持和国外关注较少,但也为地方政府试点新思路和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空间。”
“这些省份较低的生活成本也使它们对像六小龙或小巨人这样的初创企业来说更具吸引力。”
以苏州为例。乘坐高铁仅需2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而过去乘坐普通列车则需要大约两个小时——这座城市此前受益于“星期天工程师”效应,专家们周末从上海赶来帮助升级当地工厂。
在2024年9月25日于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拍摄的人形机器人展区。图片来源:新华社
“苏州现在正成为一个全能选手,”苏州市科技局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斌表示,并指出该市的营商环境、产业基础和生活品质。
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都市相比,苏州的生活成本较低,环境也更绿色。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以及在长江三角洲的战略位置,苏州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人才成长的沃土。张斌表示,有前途的职业生涯和高品质的生活可以兼得。
在浙江,官员和企业都将该省蓬勃发展的创新文化归功于其早期对市场改革的拥抱,更重要的是,归功于有效的政企关系。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徐文光在6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浙江由于缺乏自然资源,获得的国家投资有限。因此,该省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创新来寻求发展。”
徐文光说:“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我一直认为浙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整体生态系统——政府专注于营造有利的环境,而企业则专注于创造价值。”
“浙江已经培育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为创新和创业奠定了肥沃的土壤。”
天能控股集团是一家位于浙江湖州的新能源公司,其传播总监王恒利表示,地方政府通常避免不必要的干预,给予企业运营空间,并尊重企业家精神。
参观者于2025年3月1日参观在中国苏州举行的2025年幻梦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展览会。 图片: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每年,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当地官员都会走访该地区的企业。 这可能看起来是象征性的,但我认为这反映了他们对我们贡献的认可,以及他们亲商的态度,”王说。
天能成立于20世纪末,最初是一家生产电动车用铅酸电池的企业,近年来已将重点转向锂电池和储能系统。 凭借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支由100多名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该公司已开发出能够在零下70摄氏度(零下94华氏度)下运行的型号。
根据其2024年年度报告,天能计划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用于先进储能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
尽管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但王表示,公司在创新和战略方面保持完全自主权。
“在浙江,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但即使拥有蓬勃发展的科技生态系统和新兴企业,该地区仍然面临着持续的挑战。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刚表示,近年来,资金一直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目前的融资环境并不是特别有利,”吴刚说。“但地方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引导基金的重要性,而私人资本也在积极寻找有前景的行业。”
天能,一家新能源公司,已实现电池生产全自动化,所有设备均为国产。图:Alice Li
“地方政府并非直接提供补贴,而是通过共同投资来释放政策支持信号,并增强对战略产业的信心。”
张表示,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还需要资助公共服务,地方政府更多地扮演着促进者的角色——搭建平台,将企业与资本联系起来,以刺激创新。
郭还指出,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缺乏可预测的退出渠道,以及定价技术和管理风险的资本市场不发达,这些都是希望从中国创新驱动增长中获益的外国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她说,国内技术的商业化也面临挑战,需要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合作,并出口原创的、高端的中国技术——这两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弥合这些差距,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考虑以全球视角来开发这些技术。双方都可以更积极地寻求与外国机构在研究和商业化方面的合作机会。”
虽然中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退出渠道,但她敦促地方政府对投资者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在“定义投资条款、回报和退出选项方面,甚至促进并购方面”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
原文链接: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3315518/chinas-chongqing-rises-global-rail-hub-linking-asean-eu-amid-trade-war-risks?module=perpetual_scroll_1_RM&pgtype=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