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华盛顿特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国会决议签署仪式上。摄影师:Yuri Gripas/Abaca/彭博


中国在与美国就关税休战进行谈判时所采取的强硬姿态,让一些国家相信,它们需要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一周前达成的暂停协议,为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注定漫长而艰难的谈判提供了一个框架。即使考虑到在瑞士日内瓦达成的30%的税率,中国仍面临平均接近50%的美国进口税,这是过去征收的关税叠加后的结果。


然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愿意大幅度降低此前对中国征收的145%的关税,让从首尔到布鲁塞尔的各国政府感到惊讶,这些政府迄今为止一直坚持美国的请求,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美国的关税进行报复。


在中国强硬的谈判策略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尽管是暂时的)协议后,那些采取更外交和更快速方式的国家正在质疑这是否是正确的道路。


“这改变了谈判的动态,”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现任新加坡 ISEAS - 尤索夫·伊萨克研究所访问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奥尔森说。“许多国家将审视日内瓦谈判的结果,并得出结论,特朗普已经开始意识到他玩过头了。”


目前维持在10%的关税水平,除非在7月份90天暂停期结束前达成协议或获得延期,否则更高的定制关税率将生效。


虽然官员们不愿公开表示他们的态度正在趋于强硬,但有迹象表明,特别是来自较大国家的迹象表明,他们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牌比之前想象的更多,并且有能力放慢谈判的步伐。


特朗普上周表示——在90天延缓期过半时——没有时间与大约150个国家达成协议。因此,美国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单方面实施更高的关税率。


虽然特朗普还表示印度准备降低对美国商品的所有关税,但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告诉记者,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对此做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


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原定于本周末抵达美国,进行进一步的谈判。


BCA Research的GeoMacro首席策略师马尔科·帕皮奇说:“许多国家可能会从中国那里学到,与特朗普总统谈判的正确方式是坚定立场,保持冷静,迫使他屈服。”


日本的反思

日本贸易官员计划本周访问华盛顿。日本贸易大臣武藤容治上周缺席了在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参加的附近韩国举行的区域会议。


日本关税工作组负责人、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他希望在6月份与美国达成协议,但最近当地媒体的报道表明,更有可能在7月份,即参议院选举之前达成协议。


东京的决策者可能开始认为,花时间比做出重大让步以迅速结束谈判更可取。

从左至右:贾米森·格里尔、霍华德·卢特尼克、斯科特·贝森特和赤泽亮成在5月1日于华盛顿特区举行会议前。摄影师:Yumihiko Yasuda/Jiji Press/彭博

“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在想,‘好吧,我为什么要排队?’”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这项协议让中国插队,而且对美国也没有明显的利益,所以对于其他观望的国家来说,这会带来双倍的痛苦。”


甚至美国官员也在暗示,谈判将需要更长时间。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告诉彭博电视台,与日本和韩国的谈判需要时间。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上周表示,欧盟缺乏团结,阻碍了谈判。

贝森特周二在利雅得举行的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表示:“我认为美国和欧洲可能会慢一些。”

上周日,这位财政部长对更广泛的谈判听起来很乐观,并补充说:“我们不是一夜之间走到这一步的。”

“除少数例外,各国都在向我们提出非常好的提议,”贝森特在CNN的“国情咨文”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希望降低关税,他们希望降低非关税壁垒,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操纵货币,他们一直在补贴工业和劳动力。”

欧盟的怀疑


据熟悉欧盟讨论的人士透露,布鲁塞尔的官员认为,美中关税公告只是让高关税继续存在,并且在几个方面受到限制。

这些人以匿名方式讨论私人审议情况,称美国获得的微薄谈判成果以及90天暂缓期内缺乏明确的最终目标,表明特朗普继续加大对北京施压的意愿有限。

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5月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经济和金融事务委员会会议后举行新闻发布会。摄影师:Simon Wohlfahrt/彭博社


“贸易格局正变得更加碎片化”,且“迄今为止达成的协议并未完全解决问题”,欧盟委员会最高经济官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周四在伦敦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指的是中国关税休战和几天前宣布的英美协议框架。


在拉丁美洲,发展中经济体既希望保留中国的投资,又希望保持进入美国市场的出口渠道。在两个大国角力之际,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正试图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访问北京


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此前表示谈判先于报复。周三,他在结束对北京的国事访问后,对深化与中国的关系会引发美国负面反应的担忧不以为然。此次访问期间,他签署了超过30项协议。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上周也在北京,他签署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哥伦比亚的贸易和投资,尽管他的高级外交官强调美国仍然是哥伦比亚的主要盟友。

加布里埃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习近平和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于5月13日在北京出席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论坛。摄影师:Florence Lo/AFP/Getty Images


美中协议也可能向各国表明,特朗普政府并不能免受关税带来的国内经济逆风压力。


“美国的经济痛苦更加直接且广泛,这项协议可以被看作是特朗普政府对此的认可,”野村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市场研究主管罗伯特·苏巴拉曼(Robert Subbaraman)表示。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霍夫曼认为,只有那些经济实力雄厚且对美贸易依赖程度有限的国家才有可能采取行动。霍夫曼在电话中表示:“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对美国强硬是非常冒险的。”


加拿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牛津经济研究院上周表示,加拿大实际上已经暂停了对美国产品几乎所有的关税。 但加拿大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在上周末对此提出异议,称政府仍然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保留了25%的报复性关税。

他在周六的社交媒体帖子中表示,加拿大3月份实施的反制关税中有70%仍然有效。 他说,政府出于健康和公共安全原因,“暂时公开地暂停了”对某些商品的关税。

尽管如此,帕皮克认为,由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实力仍然强大,其他国家可能“不得不使用更具创造性的杠杆手段”。

缺乏筹码

对于越南来说,其经济的三分之一依赖于与美国的贸易,而缺乏筹码意味着除了强硬的言论之外,几乎没有更多可以做的。

越南是最早提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如波音公司的飞机)以缩小贸易顺差的国家之一,并于本月早些时候抨击特朗普的关税“不合理”。

穆迪分析亚太区经济主管卡特里娜·埃尔表示,如果较大的国家确实想采取对抗性姿态,那么他们可能有空间的一个领域是服务贸易。

穆迪分析的数据显示,欧盟、新加坡、韩国和日本是与美国存在最大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

埃尔在电话中表示:“中国对美国有太多的影响力,以至于美国无法继续采取强硬立场,但许多其他经济体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筹码,以及谁拥有这种筹码。”

原文链接: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18/china-us-trade-truce-prompts-nations-to-consider-tougher-tactics?srnd=homepage-asia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