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获悉,该发动机在试运行中的表现超出“最乐观的预期”。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AECC)的专家和高管在一个航空论坛上表示,中国C919窄体客机国产涡扇发动机的研发在最近的试验中“进展顺利”。
上海市航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C919制造商)前副总经理史坚忠在江苏太仓的论坛上表示:“CJ-1000发动机正在试运行,其表现比我最乐观的预期还要好。”在与西方争夺技术霸权的背景下,史坚忠周四表示,“该发动机的成功将体现中国供应链的韧性”。这种高涵道比发动机是中国生产的首款同类产品,旨在成为Comac目前从CFM国际公司(美国通用电气航空和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企业)进口的先进Leap发动机的国产替代品。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国伟向《南华早报》证实,继在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上进行测试后,CJ-1000“很快”就能在验证飞行中为C919提供动力。 自2023年以来,中国社交媒体上一直在流传CJ-1000在运-20试验台上的照片。但吴国伟表示,用国产替代品取代所有Leap发动机是不现实的。“CJ-1000的目的是为了自力更生,并提供更多选择,”他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可靠的、商业上可行的发动机,作为其自力更生行动的标志性项目。
但该国飞机发动机制造方面的低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在测试和组装方面的经验不足一直是造成延误的障碍。这意味着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C919单通道飞机仍然依赖西方技术才能起飞。对西方供应商的依赖被视为一种脆弱性,因为地缘政治动荡和潜在的出口限制可能会威胁到C919以及包括C929宽体客机在内的未来中国客机的翅膀。
据《华尔街日报》2020年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曾考虑阻止向中国商飞出售Leap发动机。
近年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已将一些中国航发关联公司指定为军方最终用户,限制了他们获得美国技术的途径,因为华盛顿越来越警惕北京的军民融合战略。与此同时,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青在太仓论坛上表示,该公司计划利用人工智能(AI)来加速发展,同时也告诫说挑战依然存在。“通用人工智能算法仍然难以适应高度复杂的发动机开发,”他说。“在解决配置设计和多物理场高精度仿真等复杂工程任务时,需要更先进的算法。”梅青补充说,计算能力是另一个制约因素。“以集中式数据中心为后盾的人工智能不足以处理高精度仿真和实时试飞监控分析所需的大规模并行计算,”他说。“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使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计算能力支持系统,以真正加速发动机设计和测试。”
随着中国发动机制造商希望使用更多人工智能工具来赶上主导市场的西方制造商,梅青还警告说,西方技术遏制努力存在风险,并呼吁北京培养一批跨学科人才。“为了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我们需要国产的智能工业软件以及适合发动机开发的专用人工智能框架和工具链,”他说。“中国还面临着既懂航空航天工程又懂人工智能的人才短缺。这只能通过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通过应用课程和联合培训项目加强合作来解决。”
原文链接: 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3304271/development-chinese-engine-make-c919-truly-home-grown-progressing-well?module=top_story&pgtype=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