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监管机构对市值小、基本面弱的公司的IPO表示担忧

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对在美国上市的小型企业是否真正需要筹集资金表示怀疑© VCG/Getty Images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小型公司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进行了严格限制,因为许多公司成为了价格操控的工具,导致美国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过去一年,中国批准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数量明显放缓,从2024年上半年22宗降至6月以来的11宗。四位接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人士表示,监管机构今年打算对小型资本化和基本面较弱的中国公司在美国的IPO实施“更严格的控制”,认为这些公司容易受到市场操纵。

中国证监会担心这些在美国上市的小型公司是否真正需要筹集资金。“不仅中国监管机构,其他市场参与者也质疑这些公司为何需要在海外上市,”一位熟悉证监会最新想法的人士表示。

该监管机构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自2021年以来,中国加强了对离岸融资的监管,推出了关于跨境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新规,这也使得寻求海外上市的公司的申请过程变得复杂。

去年,中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数量创下纪录,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泵和倾倒计划的指控,以及美国监管机构对投资需谨慎的警告。

分析人士表示,这次打压是北京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减少与美国金融联系的最新努力,并强调了对纽约上市的中国股票过度投机的担忧。

“中国不希望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有更多的参与,”哈佛肯尼迪政府与商业中心的研究员安德鲁·科利尔表示。“在经济增长放缓和外国直接投资减少的情况下,它也不希望因股价的高波动性而在国际上受到尴尬。”

最新的监管收紧是在中国加强对国内上市的控制后,中国IPO在美国交易所激增。公开记录显示,去年有61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较2023年的37家有所增加。同期,中国本地交易所的IPO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股票在美国上市的热潮出现在许多小型公司近年来报告了剧烈的价格波动,引发了对操纵的担忧。

2022年,一家名为魔法帝国全球的香港小型经纪公司其股票在首次公开募股后飙升至发行价的60倍,但在首次公开募股的第一周内失去了95%的价值。魔法帝国未对此作出回应。

随后,纳斯达克暂停了几家小型中国公司的上市,并警告投资者注意泵和倾倒的风险。

根据现已关闭的投资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在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自2022年以来,有128家中国公司在纽约IPO后报告了与公司基本面不符的异常价格活动。

近年来,美国监管机构,特别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多次对涉及在纽约上市的小型中国公司的泵和倾倒计划发出警告。

上个月,金融业监管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类诈骗不仅在首次公开募股期间发生,甚至在几周或几个月后也会发生。

“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规模太小,无法被机构投资者纳入投资组合,”纽约的TH Capital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侯天表示。“这使得这些股票成为操纵的易受攻击目标,因为驱动价格上下并不需要花费太多资金。”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通过提高当地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门槛来解决。根据银行家和律师的说法,证监会在审查中国公司向美国申请上市的请求时,所花的时间至少是去年两倍,尤其是对于计划筹集1000万美元或更少的公司。

证监会的审查力度加大,包括对IPO申请者提出更多问题,从股票期权计划是否可能导致内幕交易,到用户数据将如何保护。

IPO律师和银行家表示,客户获得证监会批准在美国上市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而一年前则不到两个月。

“证监会对中国公司美国IPO申请的评论明显增多,以至于可能会涉及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没有问题的事项,”纽约卡特·莱迪亚德与米尔本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庞张-惠特克表示,他与中国公司合作进行美国上市。

与此同时,中国当局正在推动更多大型内地上市公司在今年追求在香港的二次上市。

这一转变可能会导致香港的上市复苏,预计将有200亿美元的上市额,其中以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为首,标志着2025年该市融资活动可能的急剧回升。

监管收紧的趋势预计将在今年继续。

“在美国筹集资金的潜在收益不足以符合中国的整体利益,”哈佛肯尼迪学院的科利尔表示。“下行风险远大于上行潜力。”

原文链接:https://www.ft.com/content/a5640320-7ed3-47c5-b9a1-2c0d600170be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