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专题研究 红利投资全攻略
相关研究报告《超预期投资全攻略》 ——2020-09-30《基于优秀基金持仓的业绩增强策略》 ——2020-11-15《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2021-05-12《基于分析师推荐视角的港股投资策略》 ——2021-05-17《券商金股全解析——数据、建模与实践》——2022-02-18《战胜机构投资者——再论主动股基业绩增强策略》
应用介绍
相关研究报告
《超预期投资全攻略》 ——2020-09-30
《基于优秀基金持仓的业绩增强策略》 ——2020-11-15
《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2021-05-12
《基于分析师推荐视角的港股投资策略》 ——2021-05-17
《券商金股全解析——数据、建模与实践》——2022-02-18
《战胜机构投资者——再论主动股基业绩增强策略》
——2022-12-07
《超额图谱视角下的成长股投资策略》——2023-06-07
《北向因子能否长期有效?——来自亚太地区的实证》
——2021-05-17
《基于风险预算的中证 500 指数增强策略》——2021-10-20
《动量类因子全解析》——2021-12-13
《寻找业绩与估值的错配:非理性估值溢价因子》2021-12-15
《反转因子全解析》——2022-06-14
《价量类风险因子挖掘初探》——2022-06-20
《隐式框架下的特质类因子改进》——2022-08-17
《风险溢价视角下的动量反转统一框架》——2022-12-07
《寻找关键时刻的领头羊——时点动量全解析》——2023-05-17
《高频订单成交数据蕴含的 Alpha 信息》——2024-01-08
《个股与行业的共振——联合动量因子》2024-01-09
以守为攻,长线致胜
以守为攻,长线致胜:当市场经历多轮牛熊交替后,价值风格型投资的长期
收益与成长风格型相当,但其过程中的波动和回撤明显更低,极具性价比。
长期绩优代表:长期偏向价值风格的代表产品——长盛量化红利策略 A
(080005.OF)2010 年至今在同时段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业绩排名第一。
A 股市场分红现状及流程解析
提高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
分红流程解析:本部分对分红流程中关键日期月份及间隔天数进行统计。
事件研究:潜伏高股息组合
潜伏高股息:高股息股票在分红除息之前具有十分稳健的超额收益,由此我
们在分红预案后对高股息股票池进行筛选,在分红除息前一日卖出,构建“潜
伏高股息组合”。
组合绩效:“潜伏高股息组合”仅在每年 5 月-7 月持仓,3 个月时间相对同
期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平均有 6.95%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获取效率较高。
因子研究:“股息+”因子构建
预期股息率因子:对预期净利润和预期股息支付率进行预测,构建预期股息
率因子。该因子 RankIC 均值达到 4.9%,年化 RankICIR 为 3.01,月胜率
84.9%,绩效表现优于传统的股息率 LYR 及股息率 TTM 因子。
产品研究:A 股市场红利类产品一览
本部分对红利类指数增强基金、主动量化基金、被动指数基金进行梳理,并
对红利类指数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分析。
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策略构建
组合构建:借助多因子模型框架,引入基于目标跟踪误差设定的自适应个股
偏离方式动态调整组合个股偏离,构建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组合。
组合绩效: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组合自 2014 年以来年化收益 24.20%,相对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化超额 10.43%,相对最大回撤 5.83%,年化跟踪误
差 4.11%,信息比 2.13,收益回撤比 1.79,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潜伏高股息组合 VS 指数增强组合
潜伏高股息组合在每年 5 月-7 月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强于指增组合,若在该
段时间替换成潜伏高股息组合,复合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提升至 12.85%。
基于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策略的“固收+”组合构建
基于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策略构建的股债 20%-80%组合,自 2014 年以来年化
收益 9.15%,年化夏普比 2.03,且每年都能够获得正收益。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特别提示:英文研报翻译由于人手及工作量的问题为机器翻译,推荐阅读英文原版研报或下载后分段自行翻译,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和阅读体验。本站所有研报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使用,不具有任何投资之建议,严禁转载与分享,如违反后果自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