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报

央行借券解读 央行借入国债,国债买卖吞吐流动性机制或开启

7 月 1 日,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财税收入改革:现实和方向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二)

核心观点相较支出,财税收入更能清晰反映央地权力分配架构。本文是《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之二,重在梳理当前中国央地财税收入的现实和约束,展望未来财税收入的改革方向。中国财政缘何需要改革?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既有财税运转逻辑打破,财税的现实约束显性化:

宏观报告--改革的逻辑

总而言之,“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现在转型到了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时刻。改革是一环套一环的,牵一发动全身,很难单兵突进,我们认为需要要素市场化、财税体制、地方考核机制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推进,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机制,释放要素市场化潜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加快地方政府转型,解决当前经济运行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阻碍和风险。

美联储评论:7月FOMC预览-暗示而非强烈信号

鉴于令人鼓舞的通胀数据和劳动力市场数据我们预计联邦公开委员会将在9月份降息。

如何看待货政报告又提长期利率风险? ——微观“防风险”与宏观“降成本”并行不悖

10 年期利率下行至 2.20%偏离“合理中枢”:今年以来,国债收益率持续较快下行,6 月下旬,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 2.2%关口,创

中国的通货膨胀--摩根斯丹利研究

中国的通货紧缩正通过商品渠道蔓延到美国和欧元区。而对核心通胀的影响仍然存在规模小,支持了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核心产品的溢出效应更明显,尤其是服装行业。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月观察

政治局会议确定三中全会日期。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详解国债借入操作的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

国债借入操作如何影响基础货币和长期国债收益率?7 月 5 日,媒体报道称人民银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此前央行于 7 月 1 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

食品饮料周报(24 年第 32 周) 头部白酒属于扩内需稀缺资产,关注中报业绩催化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 1.52%,跑输上证指数 2.02pct。本周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青海春天(21.25%)、ST 交昂(14.11%)、岩石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