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报

三中全会将聚焦哪些领域——政策观 察双周报

核心观点:当前市场进入重大会议前夕的政策观察期,三中全会定于 7 月 15 日-18日召开。6 月 27 日的政治局会议释放了诸多信息:三中全会将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纲领性文件,并提出六大原则,关注“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新表述,以及相关住房、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过去两周,政策还呈现三大主线:一是高层考察调研、外事活动仍十分密集,

政策博弈叠加地缘交易

核心观点6 月全球经济释放降温信号,大选年地缘扰动开始增加,大宗商品普遍回调,美股创新高后阻力有所上升, A 股缩量调整,债市在资金欠配压力下偏强势。二十届三中全会确认在 7 月中旬召开,关注短期主题性行情催化和中期改革预期升温;美国大选首轮辩论特朗普“胜出”,后续仍有变数,不过市

美股市场 20 问 20 答

⚫ 我们针对市场所关注的一些美股市场的分析要点,梳理如下三个角度20 个问题:⚫ 宏观产业篇(1)宏观基本面的驱动项如何跟踪?(2)宏观产业结构的变迁有何特点?(3)贸易结构与全球景气度如何传导?(4)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到哪了?(5)地产周期与地产链有何变化?(6)库存周期如何跟踪?

如何看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2024 年 7 月 1 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 [2024]第 2 号1。公告指出,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

财税收入改革:现实和方向 ——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二)

核心观点相较支出,财税收入更能清晰反映央地权力分配架构。本文是《中国财税改革系列》之二,重在梳理当前中国央地财税收入的现实和约束,展望未来财税收入的改革方向。中国财政缘何需要改革?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既有财税运转逻辑打破,财税的现实约束显性化:

央行卖债渐近——如何理解央行借入 国债的政策意图?

7 月 1 日午间,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提出: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公告发布后,10 年期国债活跃券 240004 收益率大幅上升,从 2.2115%一度升至 2.2850%。国债期货同步走弱,截至收盘,30 年期主力合约报 108.44,跌

到看业绩的时间了:关注哪些方向? ——A 股策略展望

引言:尽管近期市场遭遇调整,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但 7 月业绩线索将逐渐清晰,7 月也是全年最看业绩的月份之一,业绩或将成为超额收益的胜负手。因此,我们详细梳理了各行业业绩前瞻,以及三条业绩主线,供投资者参考。一、7 月是全年最看业绩的月份之一

7月,耐心等待时机--A股动静框架之静态指标

大部分指标重新回到低位,耐心等待时机。我们将4个大类指标展开多个细分项进行分析,最新监测结论如下表所示:1)资产联动指标中股债相关指标显示目前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在长周期上仍处高位,股债相对收益率分位数是100.00%;市场配置指标

央行借债的“玄机”

➢ 今天央行的买卖国债公布得有点快。时间上,央行罕见地在盘中公布了“国债借入操作”,使人不由得想起上一次出手稳汇率(去年 9 月 11 日午间召开外汇自律机制会议+公布金融数据)。内容上,公告常驻的“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被替换成了“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央行稳债市、稳利率的意图“呼之欲出”。

资金透视:红利交易热度升至近一年 高位

资金面仍处于平台期,红利交易热度升至近一年高位市场近期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但高频数据显示资金面仍处于平台期:①外资、融资是上周净流出主力,外资流出家电/食饮等,融资流出电子/电力设备等,②散户/ETF/产业资本则是托底资金的主力,ETF 净流入近 400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