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报
筛选
三条线索,出口还能强多久?
6 月的出口(大陆地区,下同)同比再度上行,8.6%的读数已经是 2023 年3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贸易顺差是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面对年初以来出口的“大幅波动”,市场对于 6 月出口的预期仅有 7.4%,相对于 8.6%的确存在差距。相比于其他的经济指标,出口表现更好,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9 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CPI 通胀降温的原因及持续性6 月美国 CPI 通胀继续降温并低于市场预期。CPI 同比从 3.3%降至 3%,预期3.1%;CPI 环比从 0%降至-0.1%,预期 0.1%。核心 CPI 同比从 3.4%降至 3.3%,预期 3.4%;核心 CPI 环比 0.1%,预期 0.2%。CPI 通胀宽度亦继续小幅下降。从具体项目来看 CPI 降温的原因和持续性: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宏观点评 6 月社融大幅少增的背后
核心结论:上半年信贷社融整体表现偏弱、同比均大幅少增,M1 增速也屡创新低,降准降息落地后也未有明显改善。背后除金融数据“挤水分”等技术因素扰动外,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进出口数据分别映射内外需特征
6 月出口同比 8.6%,高于 5 月的 7.6%,也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 7.4%(WIND 口径)。低基数是原因之一,但环比的 1.82%亦略强于季节性环比均值(2014-2023 年)的 1.7%。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 3.6%,较 2023 年的-4.7%显著改善,应是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带动和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策略深度报告 20240712 港股反弹在即,相机而动
今年 MSCI 中国指数表现一度超过标普 500 和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成为全球表现最为亮眼的股指之一。尤其是今年 4-5 月,外资阶段性切入,促成了港股的相对强势反弹。我们观察今年以来,港股的弹性较 A 股更为明显。下半年港股还会强势反弹吗?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今年不是存量博弈、是增量市场, 但并非雨露均沾
今年以来,主要的几类增量资金规模超过过去两年。今年以来险资、偏股基金、外资和两融几类资金增量转正,合计超 2000 亿元,超过过去两年。增量资金对市场走势有较强指引,增量资金规模与沪深 300 表现呈显著正相关性。今年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市场表现也较过去两年有所改善。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量化专题报告 可转债退市风险的量化与应用
市场逐渐重视可转债的退市风险。尽管历史上因为正股退市的转债数量较少,但在趋向严格的正股退市新规下,转债投资者对当下与未来退市的风险愈加重视。近期较多的低价转债由于投资者担心退市风险,产生了巨大的回撤,因此对可转债退市风险研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主要着眼于转债的退市风险,有以下研究成果。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汽车出海深度:我国汽车行业出海优势及市 场前景、企业出海战略及出海布局深度梳理
当前,中国汽车出海长期趋势明确,汽车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优中有升。自 2021 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呈现超强增长。据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23 年我国汽车出口 522.1 万台(22 年同期331.7 万台),出口增速 57.4%,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5日
周度思考:红利的位置与终局
近期 A 股交易线索:上证指数近期围绕 2900~3000 点附近震荡,而其他宽基指数表现较弱,其中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而红利资产抗跌,其中有色、石油和公用表现较强。
国内研报
2024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