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报

从技术路径,纵观国产大模型逆袭之路

大模型高地争夺:多模态的理解和响应,原生多模态技术比拼。大模型的效果取决于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毫秒级响应,更先进的视觉与音频理解能力,智能感知语气与语态。端到端原生多模态技术、统一神经网络,是竞争的主要角力点。

政策加码必要性趋增 ——兼评二季度经济数据

低基数支撑下 Q2 GDP 仍低于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趋显1、2024Q2实际GDP同比增长4.7%,小幅低于我们6月PMI点评中测算的4.95%;但 Q2 GDP 环比仅 0.7%,为 2022 年末放开以来的最低值。GDP 平减指数降幅有所收窄,价格水平温和回升。分产业看,强生产提振第二产业 GDP 读数。

三中公报指方向,待细节与落实

7 月 18 日三中全会公报发布,从词频看,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此次公报“改革”、“开放”、“发展”出现次数大体持平,“安全”、“科技”出现次数增多。

三中决定:关注点与政策脉络

本次三中全会决定稿的公布与以往相比,更加显得“迫不及待”。今年公报和《决定》发布相隔仅 3 天,为近 7 届三中全会最短,而且极其少见地选择在节假日发布,更显得特殊。

行情海海:我们与美股的距离

相对 A 股来说,美股在估值和业绩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估值上的优势在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下降本身就十分缓慢,美股没有过多交易经济的放缓,相反,相对于经济增长,美股的估值还是超额定价的。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三中全会观察系列报告(四):国 资国企改革

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措施旨在确保企业决策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运营效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的政治保障,通过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

统一大市场:要素流动与价格发现 ——三中全会系列 2

目标:全国统一大市场核心是要打破阻碍各种要素资源流动的障碍,保证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建立统一化的市场,有利于全国要素根据市场机制进行合理的行业间、地区间配置,从而引导各地区依托自身禀赋开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提升产业效率和竞争实力。

每周大类资产配置图 表精粹

今年前 4 个月,美国标普/凯斯-希勒全美房价指数(S&P/Case-Shiller U.S. National Home Price Index)同比从 6.1%升至 6.3%。颇具韧性的房地产市场,意味着更大的按揭贷款利率上行压力,由此导致房屋按揭贷款证券的久期随之拉长,从而进一步触发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管理人卖出长期美债,以避免投资组合的久期敞口不断放大。

商品上涨动能能否持续?

核心观点近期商品重启涨势的背后,可能是“特朗普 2.0”交易+降息预期回升+筹码结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历 5 月下旬~6 月的调整后,我们认为不少商品价格已经基本回到合理水平,中长期来看,

存款外流压力或有所缓解 ——6 月金融数据解读

2024 年 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21300 亿元,同比少增 9200 亿元,信贷余额增速下滑至 8.8%;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32982 亿,同比少增 9283 亿元,社融存量增速由 8.4%小幅下降至 8.1%;M2 同比由 7.0%下行至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