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报

【粤开宏观】历届三中全会回顾:改 革的逻辑与主线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中全会”便与“改革”紧密相连。三中全会通常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海外镜鉴系列(二十) 日本股市投资策略进化论

从高成长到高分红的事件驱动拐点是日本公司法颁布。2005 年日本公司法发布,提出保障和平衡股东权益,设立进行盈余分配的净资产门槛,同时界定违法分红的责任规则,

三中全会前瞻:改革的任务清单和重 点领域

核心观点回溯 2012 年以来中国重大经济改革演进逻辑,结合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路线图,我们梳理出三中全会改革的三大主线和二十五项重点任务清单。“六个坚持”、处理好“五组关系”为改革定锚,

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化,电价机 制有望加速完善

我国电改持续深化,现阶段电改核心思路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确保电网公平开放,在发、售两端加速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透视 A 股:历史上三中全会后市场行情如何变化

围绕市场当前高度关注的将于 7 月 15 日召开的三中全会,我们复盘了前四次三中全会前后的行情变化。A 股市场近二十年有四次三中全会,从短期来看,四次会议前市场均出现小幅下跌,会议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则涨跌规律不一,

土地要素怎么改?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核心都市圈承载能力和土地供给有待提升。人才和产业聚集产生的正外部性决定了聚集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虽已达66%,但都市圈承载能力和辐射范围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人口聚集度落后于经济聚集

风格再均衡,增配中下游

上半年外需强、内需弱,A 股市场冲高回落,风格分化拉大 回顾 2024 年上半年,宏观开始逐步修复,但市场充满波折。上半年外需在欧美补库周期、新兴市场开支周期下开始复苏,但内需仍然缺乏弹性,制造业有韧性、服务业有拖累。

后地产时代,“土地驱动式增长”如何转型——三中全会系列之三土地改革

核心观点:9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土地驱动式增长”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将土地转用和出让过程中的增值收益,转化为工业生产和投资的激励,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来自中国的慢船:航运成本飙升的影响

“命运似乎并非没有讽刺意味” 在非洲的南端,来自印度洋的暖水与来自南极的冷流相遇,导致暴风雨天气。1488年,葡萄牙探险家巴托洛梅乌·迪亚斯(Bartolomeu Dias)首次发现它时,他称它

亚太投资组合策略:亚洲股市每日更新

MXAPJ指数今天上涨1.3%。香港和台湾市场表现突出,而印度和新加坡市场表现不佳。在MXAPJ板块中,信息科技和房地产领涨,而公用事业和金融板块则落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日本指数今天也上涨0.6%。